福建南平借绿而兴
盛夏的南平,阳光明媚,草木葱茏,山环水绕绿意更浓。
地处闽江源头的南平市,是福建省生态屏障,是武夷山“双世遗”和国家公园所在地,全市森林覆盖率78.89%,被誉为“南方林海”“中国竹乡”。
南平聚焦“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协同推进扩绿、兴绿、护绿,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近期我们提出要奋力实现全域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域实现主要流域水质Ⅱ类以上、全域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全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四个全域”目标。
协同化扩绿
自武夷山九曲溪高速路口驶出,记者踏入星村镇。站在广袤的茶山之前,黄村村茶农鲍忠飞欣喜地介绍起他的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武夷山自古便有‘头戴帽、腰缠带、脚穿鞋’的茶园管护之说,这与当前我们倡导的‘一草一花一木’茶园水土流失防治新模式很是契合。”
“科技特派员帮助我们普及绿色发展理念,我们主动不乱砍伐、不打农药、物理防虫、用大豆油菜花轮作固氮,这才是绿色生态。如今,不光是茶农,越来越多的村民都在主动学习什么是绿色农业、怎样做好绿色农业。”鲍忠飞说。
近年来,南平市全面推行“五节一循环”技术模式,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评估全国第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连续3年居福建省第一位。南平市系统治理、协同推进,于去年创建了全市生态体检平台,从治山、治河、治林、治田等方面展开系统治理,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实现更高水平保护。
“长期以来,南平市林农以经济效益为主,倾向于种植杉木、马尾松等针叶用材林,而对于水土保持能力较强的阔叶林营造相对较少。”南平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黄作威指着山上的小树苗说,这些是今年1月新种植的木荷、枫香、福建山樱花等阔叶树种。
南平市积极推广并实施森林“三改”技术措施,即改种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改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常绿用材林为常绿彩化花化果化“镶嵌”多功能景观林。此举旨在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进而推动森林正向演替,增强森林水土保持能力。同时,南平市还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依托这些项目,全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67.7万亩,地表水、大气、森林土壤等指标稳定在国标Ⅰ类标准。
此外,南平还广泛宣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2022年,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评获评A档;总结推广光泽“无废城市”试点经验,探索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城市发展模式。
链条化兴绿
车辆行驶在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沿途处处是引人入胜的风景。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柯锋介绍,“三才峰是观鸟摄影点”“下梅村是万里茶道的起点”“茶景村是柳永故里”“五夫镇是朱子故里”……
今年5月1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这是“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关键一环,也是南平借绿而兴的生动写照。
近几年来,南平市围绕“大武夷”品牌,以国家公园红线为基准线,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外划定4252平方公里的保护发展区域,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环带将武夷山主景区、武夷山国家公园等近60处优质的自然遗产、人文资源和生态景观“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总长约251公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是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的标志性项目。
今年“五一”期间,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打卡点累计接待游客286943人次,餐饮企业翻台率达180%,人均消费同比增长15%。
而这一切的底色都是绿色,建设环带也正是南平市在探索“兴绿”路径过程中的一大创新。在这过程中,南平市将顶层设计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绿色生态经济体系,在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当前,南平正在加快生态优势产业发展,但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产业家底不清、产业断点堵点难掌握、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福建省绿色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容城介绍,南平以问题为导向,打造了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探查匹配当前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要素,梳理出强链、补链、固链、拓链节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问题。
“以竹产业为例,我们根据竹产业的行业逻辑和规律,智能构建竹产业图谱,用来摸清我市竹产业资源分布。”张容城说,依据此图谱围绕四链融合的四个需求方面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比如,针对竹产业“创新链”诊断出的“高性能竹机运输装备”“竹木智能化精加工技术”等,绿创中心迅速锁定攻关企业推荐,有关部门及时响应并完成精准对接,已先后助推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福建)有限公司、邵武市兴达竹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申报省科技厅创新项目,并获得资金补助。
据统计,绿色产业创新服务中心自揭牌运营以来,汇聚南平8个主导产业相关的企业、专利、人才等数据5亿多条,梳理出本地企业1616家、行业关键技术101项、合作的研究院所和金融机构25家,有针对性地策划生成21个科技创新项目。
与此同时,南平还依托国家碳计量中心,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与中国气象局合作推进二氧化碳标准气体产业化,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探测激光雷达实现量产,走在国内碳足迹监测领域的前沿。
系统化护绿
南平市建阳区,麻阳溪畔,黛山碧水荟萃交融,白鹭翩翩,鱼翔浅底。
“麻阳溪是建阳的母亲河,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水质,难点在于打通巡河交水‘最后一公里’。”建阳区水利局局长翁建义说,“过去问题出现的时候已经在大流域,但实际上根源往往又在村里的小流域。所以我们以村为单位,实行村村交水,然后形成‘四个一’的机制,把责任明晰化、任务具体化、时间固定化,彻底解决巡河交水‘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的问题。”
翁建义介绍,建阳区的沿河65个村严格落实“村村交水”制度,到今年3月,流域内村级断面已无Ⅲ类水质。
建阳区打通巡河交水“最后一公里”是南平系统化构建“护绿”体系的一个缩影。南平市制定出台了《南平市河湖长制巡河交水工作制度》,将跨区域协作延伸到小流域、到乡镇、到村,推动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前后任一盘棋”的联动治水格局。
改革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今年5月,南平开展面向群众的意见调查与收集工作,沿河走访居民,近90%的群众表示去年以来河道变美、水质改善。
水质逐步改善的同时,山林也愈加翠绿。
“每年我们都常态化进行巡山,但交界处权责不明、林长交接责任不清、排查不全面等问题日益凸显。所以我们借鉴离任交接制度,提出了‘林长巡山交树’制度。”南平市林长办主任、市林业局局长谢腾辉介绍,该制度采取日常巡林和集中巡林结合的多形式巡山模式,压实县、乡、村林长责任,将护林治林由单打独斗变成协同作战。尤为重要的是,“离任交林交树”制度明确县、乡级林长、副林长和村级林长离任一个月以内,与接任者签署移交清单。
这是制度保护,更是责任传承。在顺昌县生态巡护管理中心,顺昌县林业局局长曹作木进行了现场检查。他随机抽取了一名网格护林员,要求其展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随着镜头的转动,这名网格护林员身边的古树状况清晰可见。
据了解,该中心已经实现了护林无人机空中巡查、网格员地面检查、智慧平台网络化管理的高度融合。“今年开始,我们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这一做法,真正做到每一片森林都有专属守护者。”曹作木说。
近年来,南平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深化绿色发展机制,做好改革创新“转化”文章,交出一份绿色答卷——2023年“巡河交水”制度被生态环境部列入典型经验做法;南平市生态文明建设及林长制两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南平市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获评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下一步,南平将继续以深化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试点和列入福建省一市一试点专项改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试点’为重要抓手,以更高站位扛牢‘护绿’责任,着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以更大力度加快‘扩绿’步伐,着力推动生态系统修复和提升;以更宽视野探索‘兴绿’路径,着力推动生态资产转化为经济财富,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