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竞争力

冯其予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要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全球消费者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中心。

7月19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迎来3周年。自2021年7月国务院批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这些城市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也为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2019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2021年7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启动。

3年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消费引领力、中心带动力、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如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结合城市提升行动和城市更新,突出“山城”“江城”“桥都”城市名片,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消费载体。又如,天津将独有的历史人文元素有机融入商品、服务、品牌,通过讲好“天津故事”,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面向全球聚资源、聚客源、拓市场。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4%,增速较全国高1.2个百分点。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与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顶级消费中心城市相比,北京、广州等城市在人均GDP、服务业占比、国际游客吸引力等方面仍有差距。未来,这些城市需要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也需要不断创新升级。这就要求城市在保持传统优势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

从国际看,去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恢复步伐不断加快,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23年,北京接待入境游客116.8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为118.5亿元,显示出明显向好趋势。未来,要更好聚焦国际,既要盯住全球优质经营主体和优质商品、服务,也要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努力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

从国内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不光要打造“国际范儿”,更要努力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近3年,广州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2023年广州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近5万元,在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二。通过创新消费新模式,丰富消费新业态,打造消费新场景,不断推动消费迭代升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挥了扩内需引领作用。

此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要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全球消费者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中心。如上海不仅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首选地,更是本土品牌走向国际的“桥头堡”。国内外众多品牌新品发布、展示、交易等首发经济生态链,链链紧扣,使产业发展和多元消费形成良性互动。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全球消费领域的璀璨明珠。

2024-07-29 冯其予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8498.html 1 <p> 强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竞争力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