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星球》渐行渐远

韩 叙

暑期又至。当人们踏上旅途,曾被许多旅友誉为“旅行宝典”的《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简称LP)》却渐行渐远。

6月26日,孤独星球(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LonelyPlanet”发布消息称:“Lonely Planet已关闭中国办公室,停止在中国的出版业务;Lonely Planet在中国的所有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包括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小红书、知乎等已停止更新。”

此前,LP已关闭了其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总部的办公室以及位于英国伦敦的办事处,商业版图几近崩溃。

LP的时代,真的要结束了?

很多人在怀念LP时总会感慨一句纸质书的衰落。表面上看,这一观点不无道理。毕竟,如今的旅友大多已经习惯“混迹”于各种社交媒体。在一个个社群里,不仅各种攻略应有尽有,而且还有大量分享、点评、吐槽,像LP这样“永远慢半拍”的纸质指南似乎真的过时了。

但原因仅仅在于此吗?

这就不得不仔细说说LP的调性了。

LP的标签之一是穷游。

这与其诞生历程有关。1972年,一对名叫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的新婚夫妇开始了蜜月旅行。他们驾着一辆二手车从伦敦出发,计划沿巴尔干半岛穿越欧亚大陆,最终目的地是澳大利亚悉尼。因为手头拮据,他们被迫在阿富汗卖掉了车,改乘火车、巴士、人力车。后来,他们将这段经历整理成一本名为《便宜走亚洲》的旅游指南,印刷了1500本,一周后便售罄。

这段旅程的结束,也成为一个传奇的开始。受此启发,惠勒夫妇决定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出版旅行指南。

公司的取名是一个有趣的故事。LP的名字来自托尼·惠勒很喜欢的一首歌曲《太空船长(Space Captain)》。歌词的第一句是“Once I was traveling across the sky, this lovely planet caught my eye(有一次我在天空旅行,这颗可爱的星球吸引了我的目光)”。托尼因为喝高了,误将“Lovely Planet(可爱的星球)”听成了“Lonely Planet(孤独的星球)”。清醒后的他决定将错就错,因为“孤独星球”这个名字与他们的旅行指南更加匹配。

夫妇俩算了一笔账,在长达9个月的蜜月旅行中,两人平均每天的花费仅为6美元。这也是为什么LP最初面向的受众,并不是广义上的旅行者或“旅友”,而是背包客,又称“驴友”。某种意义上说,“驴友”不只是“旅友”的谐音自嘲,更特指那些预算有限,以至于不得不把全部身家背在身上,像驴一样负重前行的旅行方式。

由此,深度游成为LP的另一个标签。

LP所倡导的旅行,更接近一种杂糅了探寻世界与寻找自我的冒险。正因为此,它绝不是一本能够躺在床上、跷着腿随便翻翻的轻松读物。

有句话说,“每本LP都有不顾人死活的厚度”。如果你也读过,一定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一本LP,几百页纯属正常,上千页也不稀奇,前半部分是对目的地政治沿革、历史文化、地理风貌等事无巨细的介绍——这部分绝对是睡前读物的典范,往往几页下来眼皮就支不住了;后半部分才是所谓的旅游攻略,而且还不一定靠谱。尤其是那些郑重其事的“LP推荐”,其实就是一小群“过来人”的主观感受,见仁见智吧。

但如今,旅行的意义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

比如,最近几年颇为盛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是一种极为随性的旅行方式。它与LP所倡导的“在世间认真行走”的态度南辕北辙,不仅不追求融入,甚至连体验都没那么关注,它更强调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暂时脱离”,换换脑子,过几天不一样的生活,足矣。

又比如,“特种兵式旅游”。虽说这种旅游方式或多或少能和穷游沾上点边,但其核心不在于穷,而在于快,一通旋风般的操作,求的是效率高,打的是时间差,比的是朋友圈。

还比如,徒步、骑行、越野等小众旅游,基本可以归入“社群文化”的范畴,一群有着相同爱好,有时间、有体能的人凑在一起,去哪儿不重要,“出发”这个行为本身才重要。

换句话说,LP当初会火,不仅在于其工具价值,更在于其文化意义。LP今天的远去,则更多因为旅行的目的不再单一,方式也不再唯一。也许,“驴友”们真正追求的是那个永远被未知吸引的自己。

2024-07-06 韩 叙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7264.html 1 <p> 《孤独星球》渐行渐远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