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港 海铁联运服务西部辐射东盟

□ 本报记者 童 政

6月14日上午,一列满载着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出驶向重庆小南垭站,标志着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已完成5000列,折合25万标箱,同比增长20.8%,提前16天完成上半年目标。北部湾港集团锚定全年集装箱吞吐量900万标箱、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1万列的目标,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强化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大力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在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巨型桥吊自动精准卸载货物,无人驾驶集装箱小车在海侧和堆场双向穿梭。

“这是全球首个采用U型工艺布局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是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能满足全球最大的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靠泊要求,标志着北部湾大型化、智能化港口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延说。

近年来,北部湾港不断提升港口基础设施能级,提高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相继建成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全球首创U型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防城港渔澫港区散货专业化中心堆场等一批重大项目。

目前,北部湾港(本港)拥有及管理沿海生产性泊位89个,万吨级以上泊位79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31个,15万吨级以上泊位18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30万吨级泊位1个,年吞吐能力3.9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能力980万标箱。

为推动海铁联运设施衔接,北部湾港还建立统一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化系统——北部湾港海铁集疏运平台,整合铁路、码头、海关等信息资源,实现海铁联运计划、调度、作业等全面协同,打造多式联运生态圈的“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业务高效联动。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北部湾港始终坚持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不断加大与通道沿线省市合作力度,持续加强服务西部、辐射东盟的能力。

北部湾港紧密对接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增开和加密海铁联运班列,不断扩大服务半径和战略腹地。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货物运输品类已增加到1154多种,辐射18省(区、市)72市152个站点,实现西部地区全覆盖。

北部湾港持续加密东盟航线网络,培育特色航线。今年新开通2条东盟国家航线,目前北部湾港至东盟国家港口的航线达35条,实现东盟区域主要港口全覆盖。同时重点围绕东南亚水果物流,稳定并加密开行至泰国、越南、柬埔寨的冷链快线。

为持续拓宽通道货源,北部湾港继续加强云贵川办事处功能,全方位近距离对接服务市场。今年上半年,澳洲锂辉石、东南亚橡胶等进口货物快速增长,食糖、汽配、板材等广西优势产业产品也在加速出海,“来宾—北部湾港”“六景—北部湾港”等海铁联运食糖班列线路以及“北部湾港—西安”卷钢集装箱专列顺利开通。截至5月31日,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外贸发运54442标箱,同比增长44%。

在不断增强物流服务能力的同时,北部湾港还积极打造便捷服务营商环境。

2023年6月底,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货场与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隔离墙成功拆除,共同纳入海关监管。铁路与码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共生体,集装箱进出不再需要经过港口和铁路双方闸口核实信息,不仅提高了转运效率,还可以为货主节约运输成本。

北部湾港与通道沿线省份、铁路方通力合作,组建多式联运专业化经营主体,形成“运营中心统筹、区域运营公司协同”的运营平台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积极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构建高效、安全、完善的数字通道运营体系,为客户全程提供“一口价、一站式”便捷服务。目前,经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口价”线路已达155条。

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纪炜介绍,在多项优惠政策支持下,海铁联运运输成本仅为公路运输的一半,全程海铁联运“一口价”线路降幅约30%。

此外,北部湾港还加强政企联动,与海关、海事、引航等部门协调,常态化实施船舶套泊热接、夜间检疫、远程检疫及锚地前置检疫等工作,设立集装箱船舶交通服务专席,有力提升船舶进出港效率。同时,着力压缩集装箱等非生产性停时,提高船舶装卸效率。今年以来船前船后时间同比压缩19%,为客户降低综合费用成本。

“近期,我们还出台海铁联运班列集装箱短驳激励政策,单班次单车最高短驳效率提升至14车,同比增长50%。”刘纪炜说。

2024-06-24 □ 本报记者 童 政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6582.html 1 <p> 北部湾港 海铁联运服务西部辐射东盟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