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深圳扩大外贸“朋友圈”

本报记者 杨阳腾

近年来,深圳市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各类经营主体提升产品、技术、服务和品牌优势,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

2023年,深圳出口2.46万亿元,规模连续31年领跑全国,外贸“朋友圈”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4个月,深圳进出口1.41万亿元、增长31.8%,占全国、广东省的比重分别为10.2%、50.3%。深圳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产业合作,累计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约1万家企业及机构。

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池卫国说,深圳去年推动“产供销、内外贸、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为提升服务贸易发展能级,争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圳积极培育平台分包、云外包等服务外包新模式,支持服务外包企业承接高增值型服务外包业务,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覆盖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加快培育服务出口基地,20家企业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为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持续推进,完善深港无缝清关、船舶出口无纸化、备案单证及出口退税协同等服务功能,2023年完成主要业务申报超5000万票,占全国、广东省的比重分别为14.1%、66.2%。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市委员会副主任汤进表示,为织密国际经贸服务网络,向“出海”企业提供支持,深圳市贸促委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设有11个驻外经贸联络处;打造4个深圳产品海外展示交易中心,深圳名优产品可免费入驻,各中心定期举办开放日、对接会等活动来促成交易。

深圳还持续做大做强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等贸易平台,增强对全球市场、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前海管理局副局长文娉介绍,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目前已累计上线金属类、能源类、建材类和农产品等9个交易品种。2023年累计成交金额1303亿元,成为深圳首家“千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截至今年5月,累计实现交易规模660亿元。

当前,深圳正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度参与全球渔业市场发展。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成嶂旻说,深圳形成了“规划+政策+资金”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体系,并重点从加强全球资源配置、完善物流流通体系、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进行部署,加快提升深圳现代渔业国际化水平。

深圳鼓励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海外渔业基地。目前,15家远洋渔业企业在境外设立30家公司、16个办事处。搭建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平台,实施“云端交易、全球交割”大宗水产品交易模式,致力于将深圳打造成以金枪鱼为代表的全球高端水产品消费、交易、物流、集散中心,助力深圳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连续举办两届国际渔业博览会,2024深圳国际渔博会吸引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等24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企业参展,形成面向全球、集聚高端商贸与科技资源的重要平台。

2024-06-16 本报记者 杨阳腾

覆盖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6180.html 1 <p> 深圳扩大外贸“朋友圈”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