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高温天气为何来势汹汹

本报记者 沈 慧

□ 截至6月10日下午,山东、河北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其中,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预计至20日,北方地区高温将继续发展。

□ 2023年至2024年助推全球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厄尔尼诺现象已显示出结束迹象,进入拉尼娜状态要到夏季后期。预计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会以偏高为主。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北方多地热“爆”了。6月8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迅速升温,截至6月10日下午,山东、河北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其中,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

中央气象台6月12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至6月14日,华北大部、黄淮、陕西中北部、苏皖北部、湖北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持续性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新疆吐鲁番盆地等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39℃至42℃。

此轮高温天气为何来势汹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介绍,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受高压脊天气系统控制,天空云量较少,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联手推动了高温天气发展。

事实上,不仅是最近升温明显,今年夏季,我国高温天气出现时间相对较早,整体来说高温天气过程也会出现得比较频繁。

据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提供的数据,今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2.3℃,较常年同期10.9℃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从春季季节内来看,除了3月上旬气温偏低0.8℃以外,其余各旬气温均偏高,其中5月下旬气温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第三高。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偏高1℃至2℃,尤其是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西部等地偏高2℃至4℃。

监测显示,2023年至2024年助推全球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厄尔尼诺现象已显示出结束迹象,拉尼娜现象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这对我国今年夏季的气温有何影响?郑志海表示,今年我国以及全球多地之所以出现高温天气,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和大气环流的异常是直接影响因素。拉尼娜对全球和我国气温影响有非常大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不过,进入拉尼娜状态要到夏季后期,因此拉尼娜对我国今年夏季气温的影响相对不大。预计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会以偏高为主。

未来,北方地区天气走势如何?预计至6月20日,北方地区高温将继续发展,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35℃以上高温日数有6天至8天,河南等地部分地区可达9天至10天。

符娇兰提醒,本轮高温天气是北方地区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过程,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高温持续时间长、日最高气温有极端性,部分地区发生中暑现象风险高,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驾车出行注意防范高温爆胎等突发交通事件。高温影响期间用水用电需求激增,公众需注意用电安全。

2024-06-13 本报记者 沈 慧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6049.html 1 <p> 此轮高温天气为何来势汹汹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