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春乳业加快转型——

养智慧牛 产“数字奶”

本报记者 马呈忠

初夏时节,走进新疆西域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域春乳业”)生产车间,发酵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乳粉及乳饮料6个系列的乳制品自动化加工设备都在高速运转;流水线上,杀菌、灌装、分装等环节忙碌有序。

“公司所在的呼图壁县是新疆奶业大县,位于天山北坡的世界黄金奶源带上。近年来,公司先后投资5亿多元进行设备技术的改造升级,新建了灭菌奶生产车间和酸奶生产车间,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利乐无菌灌装设备,产品保质期提高到35天,日加工能力达到700多吨。”西域春乳业副总经理欧国兵说,借助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各类乳产品在满足新疆市场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

优质奶源是决定乳制品质量的关键。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是西域春乳业的自有奶源基地,目前拥有规模化高产奶牛示范养殖场11座,饲养优质高产奶牛近3万头,日产优质鲜牛奶近400吨。

正午时分,正值挤奶时间。只见一大群奶牛有序进入呼图壁种牛场挤奶大厅,走上60位转盘式挤奶机。西域春乳业总经理助理、畜牧事业部主任王夕虎说:“过去采用双排48位挤奶设备,需要等到所有奶牛挤完奶才能集体离开。现在做到每头奶牛挤完奶就能离开,5个小时能完成2000多头牛的挤奶工作,仅需6个人在现场管理维护。”

奶牛走上挤奶机卡位后,红色的数据采集信号灯闪烁不停。“以前全靠人工来观察牛的健康状态。现在每头牛佩戴有计步器,每日的活动量、躺卧时间、站立时间、产奶量、牛奶的电导率等数据被传输到电脑上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判定奶牛的健康状况等。”王夕虎说,他们下一步将为奶牛佩戴项圈,增加收集反刍次数、反刍时间、采食时间、喘息频次等数据功能,对奶牛的身体健康、采食周期和舒适度管理判定将更加精准。“公司根据每头奶牛的营养需求定制了营养饲料套餐,在每台投料车上安装计量设备,确保每头奶牛足量吃到营养餐。”王夕虎说。

呼图壁种牛场与新疆农科院合作建立了高产奶牛胚胎生物技术中心,建成了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产奶牛现代化示范养殖场,每年可扩繁优质高产奶牛4000多头,加快了奶牛品种改良速度。目前,公司奶牛自繁比重达到了90%。

在去往呼图壁种牛场畜牧五场的路上,记者看到两旁的农田里大片苜蓿草长势良好,大型割草机正在作业。呼图壁种牛场拥有12万亩人工饲养草料基地,种植着高产奶牛需要的苜蓿等饲草料。“苜蓿草是奶牛粗蛋白营养的重要来源。”西域春乳业农业事业部主任周易明说,现在企业种植的苜蓿干草粗蛋白含量不断提升。

随着呼图壁种牛场的牧草种植从大水漫灌改为喷灌和滴灌,1亩地用水量从高峰时的1000立方米下降到了500立方米。周易明说,“目前,公司正在推进苜蓿等饲草料的智慧化种植,使用了自动化灌溉设备,实现了手机APP一键浇水。在地里安装墒情传感器后,浇水施肥也更加精准”。

畜禽粪污处理是养殖业的难题,呼图壁种牛场引进循环农业设施,将牛粪变废为宝。目前,每天有700吨牛粪进入循环农业设施,经过发酵产生1.6万立方米沼气供西域春乳业使用。每年有1000多万吨沼渣、沼液用作牧草种植的有机肥料,亩均增产10%以上,提高了苜蓿粗蛋白含量,已初步形成“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料—有机苜蓿—有机奶”的区域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欧国兵说:“目前,西域春乳业在乳制品产业链养殖端和生产端的自动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公司将在销售渠道信息化建设和品牌知名度上重点发力,推动企业从生产导向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

2024-06-11 本报记者 马呈忠

西域春乳业加快转型——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938.html 1 <p> 养智慧牛 产“数字奶”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