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正定古城绽芳华

本报记者 王胜强

登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古城南城门眺望,城中古寺古塔、古街古楼渐次排开,城内游人如织。在荣国府、隆兴寺、南城门等景点随处可见身着汉服古装的游客。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馆藏文物7600多件,素有“古建艺术宝库”之称。近年来,正定县加快推进古城保护提升步伐,先后实施了城门保护恢复、古寺群落修缮、阳和楼复建、荣国府周边环境整治等工程,重现古城风貌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出南关古镇、阳和楼片区、旺泉古街等特色街区,推动文旅资源和新兴业态融合发展。

在旺泉古街上的一家汉服店里,来自山西阳泉的游客张媛媛身着一袭青色汉服,妆容精致,配饰华丽,衬托得她格外秀丽端庄。“在古城里穿上古装游览,不仅拍照效果好,还颇有几分穿越到古代的感觉。”打量着镜中的自己,张媛媛满意地说:“正定城里古装旅拍店很多,基础套系百元上下,想要拍精品也有很多价位选择,性价比很高。”

“这几年来正定的游客越来越多,古装旅拍很受青睐,店里生意火得不得了!”汉服店老板娘魏千云说,赶上周末节假日,店里一天能接待100多人,衣服饰品都供不应求。

“据统计,目前古城内的汉服店已由去年的十几家增长到40余家。”正定县副县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素刚介绍,为适应文旅市场发展需求,打造文旅消费新业态,正定还推出“沉浸式”汉服体验,把古墙古寺古塔等景区开辟为天然摄影棚,让游客尽享古城文化大餐。

“除了古韵十足的古城,最令我满意的是这里饮水、充电方便,停车场免费,工作人员服务很周到。”北京游客王晓萌说。为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正定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景区周边安装了直饮水、充电电源等便民设备,还新建了停车场,免费停车位达4.48万个。

华灯初上,整座古城宛如披上了盛装。阳和楼上,正在演出的丝弦剧精彩纷呈;荣国府景区,元妃省亲、宝黛初会等实景表演再现红楼梦里的经典片段;燕赵大街、旺泉古街等特色商业街和夜市也愈加热闹。

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前,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停车场入夜就变成了热闹的夜市,上百家移动餐车整齐划一。水爆肚、捞汁海鲜、武汉热干面、东北大饭包等美食应有尽有,烟火气十足。

“我这儿的饺子用的都是当天的鲜肉,纯手工制作,尽管放心吃!”在一家水饺摊前,来自哈尔滨的老板王宜一边忙着下饺子,一边告诉记者,“这个夜市位置好,顾客特别多,一晚上能卖100多份饺子”。

“一进来就让人眼花缭乱,吃了这个还想吃那个,肚子根本装不下!”河北师范大学学生杜婧说,自从发现了这个“宝藏”夜市,她和同学每周都会来光顾。“尤其令我们满意的是,夜市卫生也打扫得很及时,没有脏乱差的感觉。”

“为严把食品安全关,商户必须亮证经营。入驻时我们还会严加筛选,避免过多重复业态。”正定国际小商品城集团副总经理黄景利说,除了美食,正定小商品夜市还拥有百货、服装、玩具等多种业态,日客流量在1万人次以上。

一砖一瓦都是文化,城墙街巷皆有故事。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如今的正定不仅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还催生了新业态,拉动了新消费,激发出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

“我们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文物活起来、文化兴起来、旅游火起来!”王素刚说,今年一季度,正定接待游客1292.72万人次,同比增长200.23%;门票收入2143.16万元,同比增长107.63%。正定还将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升旅游品质,让千年古城展露新颜,以文旅深度融合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4-06-10 本报记者 王胜强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869.html 1 <p> 正定古城绽芳华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