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山东胶州升级贸易模式、优化物流运输——

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加速构建

本报记者 刘 成

日前,在山东青岛胶州市铺集镇源氏木语智慧家居产业园里,12辆货车一字排开,一辆辆叉车穿梭其中,将装有家具的木箱从仓库运上货车。青岛源氏木语家居有限公司仓储中心经理魏延旺介绍,这是一批总价值8.5万澳元的胡桃木实木家具,由一位澳大利亚的客户下单,应客户要求,正在加急装车。

依托沿海开放区位优势,胶州市承接了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假发、饰品、制帽、纺织等制造产业,积累了丰富外贸经验。然而,这种经验主要停留在一般订单式加工贸易,随着国内制造成本的上升,这种产品单价低、利润薄的贸易模式不可持续,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为助力企业产业升级,胶州市一方面扶持传统制造业进行设备更新和产线升级,另一方面引导制造企业从传统加工贸易向跨境电商模式转移。胶州市商务局电商科科长刘加文介绍,相比传统加工模式,跨境电商模式更灵活,更能掌握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利润也较为可观。

通过跨境电商贸易,当地企业在不少海外平台开设网店,凭借新颖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很快打开了欧美市场的销路。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家具类公司单品数量多、体积大、搭配丰富,客户下单后,如果从国内运输过去,交货周期长,客户若对产品不满意,退换货也比较麻烦。

在得知企业遇到出口难题后,胶州市商务局向相关企业推荐了建设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建议。当时,青岛地区建设出口海外仓的大都是贸易公司,实体类企业出口海外仓的报关通关、出口退税等环节都无从参考。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建设出口海外仓困扰,胶州市商务局联合海关、税务、铺集镇政府等部门探索可行方案,企业进行了半年多的试单,将实体类企业建设出口海外仓的企业备案、货物运输、销售周期、财务结算周期、出口退税等环节梳理完善,最终实现了青岛地区本地产业、实体工厂的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业务流程的全面贯通。

除了在贸易模式上做精做细,胶州市还在跨境电商物流运输方面持续发力。

近日,一辆悬挂TIR标识的运输车辆从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驶出,满载黄金甲柑橘等24.2吨新鲜水果,于7天后抵达俄罗斯。传化上合(青岛)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文介绍,TIR运输模式可以实现全程不换车、不倒装、不卸货,非常适合水果等生鲜货物运输。

据了解,自2023年9月上合示范区开通首条至俄罗斯莫斯科TIR运输通道以来,目前累计发运TIR运输车辆超40车次,出口货运量1000余吨,出口货值超2700万元,成为在空运、海运、铁路运输基础上开通的又一条国际跨境通道。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胶州市跨境电商持续保持高位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30亿元,同比增长150%,完成全年目标50%。

胶州市商务局局长王书满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完善优化跨境电商生态体系,进一步优化“海陆空铁”一体化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持续放大“丝路电商”综服基地效应,积极创建“丝路电商先行区”,推动跨境电商集聚蓄能、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2024-06-10 本报记者 刘 成

山东胶州升级贸易模式、优化物流运输——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866.html 1 <p> 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加速构建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