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以来,完成280万亩治沙增绿任务——

宁夏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本报记者 杨开新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的一处沙丘,施工车辆不时驶过,工人们正通过草方格沙障措施实施工程固沙。

项目现场负责人王小林介绍,这里地处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经过多年努力,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防沙治沙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对立地条件较好及有水源的固定沙地区域,采取乔灌草综合治理模式;对现有防风固沙林和退化草原中存在固定沙地及半固定沙地未活化沙丘区域,采取灌草综合治理模式;对林草植被严重退化、深根性灌木比例低、优质牧草比例不足的半固定沙地未活化沙丘区域,采取工程固沙+乔灌草综合治理模式……平罗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室干部白金科介绍,平罗县结合自身实际强化项目管理,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荒漠化治理方案。

围绕打造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高新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平罗县坚持严格保护、科学治理与适度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持续推进防风固沙带建设。2024年至2026年,当地计划投资1.2亿元,对7.63万亩沙化土地、0.22万亩非沙化土地实施综合治理,建设小型水利水保设施12处。

作为唯一全境地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和“三北”工程区域的省区,宁夏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戴培吉介绍,自治区、市、县(区)三级均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推动“三北”工程转变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还在全国率先将省级林草部门升格为政府直属机构,11个市、县(区)独立设置林草机构,为打好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2年下降39.9%,黄河石嘴山出境断面平均水质连续6年保持二类,贺兰山生态环境修复先后被列入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十大典型案例和国家首批15个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连续3年获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近年来,石嘴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石嘴山市委常委、副市长马自忠介绍,该市组织开展春季造林全民大会战,多层次、多方式、多途径扩绿增绿,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防沙、治沙、用沙新经验。

宁夏灵武市近年来依托宁夏圣友德实业有限公司水资源处理能力,实施3500亩乔木林造林、保障性苗圃、优质牧草育种和优质牧草种植示范项目,为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经验借鉴。同时,借助白芨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森林碳汇项目,打造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首批标杆示范。灵武市副市长孙佳永表示,将主动扛起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宁夏东部生态安全屏障。

为持续巩固植树造林成果,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区财政每年保障3000万元管护经费,针对性开展林分抚育、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建立区、乡、村、网格员、护林员“五级”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管护巡查。从严从细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坚持“技防+人防”相结合,建成原州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智慧化平台,压实各级巡林员日常巡视“哨兵”责任,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推广应用森林“防火码”,全力守护生态成果。原州区副区长慕夙表示,要坚持以“管”为要,不断守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日前,宁夏第二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启动仪式暨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推进会在中卫市召开,主题是“防沙治沙·增绿护绿”。2023年6月以来,宁夏全区已完成280万亩攻坚任务,呈现出整体向好、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表示,纵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现新突破,要坚定不移推进大保护大治理,全面整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揭示问题,严格落实“四水四定”,稳步推进节能降碳,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06-10 本报记者 杨开新

去年6月以来,完成280万亩治沙增绿任务——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861.html 1 <p> 宁夏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