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应着眼群众所盼

王明昊

近日,财政部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公示信息显示,首批拟支持石家庄、太原、沈阳等15个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根据前不久财政部、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自2024年起,中央财政创新方式方法,重点支持示范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这无疑为城市更新工作注入了新动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旧小区房屋破旧、基础设施落后、绿化面积不足等问题开始在一些城市显现,城市更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实施城市更新,才能更好回应民生诉求,满足民生期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更新该从何处入手?首要应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城市建设是为了让人民宜居安居,要在工作规划时明确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围绕提升群众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下功夫。更新一定不是大拆大建,要避免大而无当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在具体工作上,要做好老旧片区更新改造,不断提升生活环境品质,扮靓城市外观,也要在不易被看见的地方发力,做好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补上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弱项。

城市更新搞得好不好,城市居民是最终评判人。城市更新工作从一开始就需要深入群众,弄清楚待改造地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群众最迫切的诉求是什么。在具体实践中,许多地方都创造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居民大会、发放民意调查表等方式全面征集、梳理、归类群众意见,为精准确定治理项目、制定改造方案提供了遵循。有的地方问需于民,将废旧厂房改造成为养老服务中心;还有的地方问计于民,找到了老旧小区拆建纠纷的正确解法。实践证明,充分吸收群众意见,是搞好城市更新的重要方法。

城市更新改造后的管理水平能否跟上,关乎城市的生命活力和居民切身福祉。如今,数字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完善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就能为城市管理创造更多可能性。在一些地区,数字技术已经融入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市民只需通过小程序就可便捷查看社区公开信息、办理日常事务,享受送上家门的精准服务。智能化手段不仅为城市管理赋能,也让人民群众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温度。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当前,不少城市纷纷出台举措,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快步向前。只要锚定为人民服务的目标,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配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好城市管理,就能将民生所盼落地落实,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2024-06-08 王明昊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795.html 1 <p> 城市更新应着眼群众所盼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