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6年形成4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深圳罗湖双轮驱动建设“服务强区”

本报记者 杨阳腾

图为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制造工厂。(资料图片)

近日,在一份物流行业权威杂志发布的全球海运50强榜单中,深圳市长帆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海运领域获评全球第36位。“作为专业从事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的运营商,公司服务涉及海运、空运、多式联运、保税区物流、跨境电商等专业领域。”公司副总裁曹静波介绍,2023年,公司年运输箱量超过38万标箱,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为5A级物流企业。

长帆国际是深圳市罗湖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企业之一。2023年,罗湖区服务业占深圳GDP比重高达94.2%,是深圳市服务业占比最高的城区。为进一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罗湖区正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市场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力争到2026年,罗湖区形成金融、零售、批发、货代物流4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以及软件信息服务、旅游服务、人力资源服务3个营收200亿元级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到七成左右,形成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发展服务业,罗湖区有先发优势,也是迫切的现实需求。”深圳市罗湖区区长左金平介绍,2023年,罗湖区服务业增长7.3%,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辖区总税收比重超八成,新增经营主体中96.22%是服务业。

“罗湖区服务业发展质量‘好’,但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左金平表示,罗湖区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5%,为深圳最高。

左金平表示,罗湖区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全区工作重中之重。罗湖区提出“1+N+X”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其中,“1”是指“三力三区”发展定位,即创建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具有国际市场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N”是指若干重点发展的行动方案;“X”是指配套扶持政策。在路径上,罗湖区将发展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重点推动金融、商贸、管理咨询和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旅游服务、服务贸易、软件和信息服务7个领域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罗湖区还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集聚集群。“我们将紧盯重点发展的服务业领域,修订完善34项扶持政策,在资金、空间、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加以扶持。引导企业集聚落户,打造一批会计、法律、咨询、软信等高端商务服务业专业楼宇和园区,形成更多‘一街一楼一业’集聚格局。”左金平表示,罗湖区将进一步营造服务业良好生态,优化惠企服务机制,加快建设虚拟园区和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金融、物流、会计、法律、人力、空间等一揽子服务。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97年在罗湖区创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家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全国门店数量超3400家。近日,该公司位于罗湖区清水河片区的新总部大楼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于2027年底完工,将作为公司业务运营、研发创新、文化交流的核心基地。“罗湖区加快建设‘服务强区’,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罗湖区服务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而且能督促零售业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八马茶业总经理吴清标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对港联系“紧密”是罗湖区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特点。罗湖区拥有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通关人次占深港通关总量的45.5%,现有常住港人4万人、港企超过6400家。紧邻深港边界的过境土地B1地块将作为罗湖区深港合作重要支点,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及布局未来产业。

“今年1月,罗湖区印发《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体系化推进深港合作,强化与香港在基础设施、生活、生产等全领域的深度交融。”深圳市罗湖区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指挥部副指挥长李乾表示,罗湖区致力于打造香港与内地链接资源、配置资源的“超级链接地”,引导国际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在罗湖区高度集聚,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

2024-06-06 本报记者 杨阳腾

力争到2026年形成4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716.html 1 <p> 深圳罗湖双轮驱动建设“服务强区”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