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打造特色低空产业生态

□ 本报记者 孙潜彤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举办的2024低空旅游嘉年华活动迎来大批游客。游客们在通航基地的低空科普体验区内观看无人机展示,模拟操控飞行器、进行飞行训练……当下,以越野飞机、水上电动飞机等体验项目为代表的低空旅游产业在沈阳越发火热起来。

沈阳通用航空经济区管委会主任盖小威表示,沈阳市发展低空经济已经沉潜发力多年。法库县建有东北唯一的有人机与无人机融合运行管理平台,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通用航空、无人机产业集聚区,也是全国唯一拥有应答机编码的通航机场,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国际飞行大会。经过十余年的厚积蓄势,法库县已成长为通航产业领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继年初制定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之后,沈阳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措施,重点推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飞行保障体系、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链、培育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等7方面22项关键任务。据悉,到2026年,沈阳将打造10个以上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场景,培育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突破100家,让低空飞行器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和智慧城市管理等领域高效运行。

在低空赛道“起飞”,沈阳有基础优势。沈阳航空产业拥有沈飞、黎明、沈飞民机等国内知名主机厂所及相关配套企业110余家,直接从事航空产业人员达4万余人。建立了集民用飞机大部件转包和零部件制造、通航整机和无人机整机、航空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航空体系。

沈阳低空经济侧重特色和比较优势,“无人机”里发展“重载”的,“有人机”里发展“轻型”的。沈阳航空产业集团联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开展1吨级无人机飞行平台研制,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在法库财湖机场成功首飞……伴随着产业发展,沈阳航空文旅、教育培训、运营服务、会展交流等低空经济模式也在顺势发展壮大。

沈阳市市长吕志成表示,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沈阳在低空经济领域起步早、基础好、潜力大,是首批国家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区、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产业生态。沈阳将锚定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积极推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综合服务全链条融合发展。

2024-06-05 □ 本报记者 孙潜彤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668.html 1 <p> 沈阳打造特色低空产业生态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