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 本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蒋 波 周 琳

今年3月份,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积极布局,接连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在产业集聚、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为何低空经济热度高?市场空间有多大?发展低空经济还面临哪些挑战?本报今起推出“低空经济起飞”系列报道。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注册通航企业690家、无人机126.7万架,运营无人机的企业达1.9万家。民航局已批准建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17个、试验基地3个,覆盖城市、海岛、支线物流、综合应用拓展等场景。

大幅增长的无人机数量,多个批准建立的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印证着低空经济正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片新蓝海。

各地加快布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不少地方积极落实,抢抓机遇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每天早高峰,武汉光谷高新大道上都有一架无人机巡查道路拥堵情况,实时将违停车辆的图像、信息回传至指挥中心。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峰介绍,光谷是武汉无人机企业集聚地,目前武汉80%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培训、服务的企业集中于此,并在测绘、红外、数据传输等方面具有行业领先的研发优势。2023年以来,东湖高新区内无人机已累计飞行11568架次,飞行总时间6178小时,飞行覆盖范围300平方公里。

武汉经开区在2017年就抢先“打开天空”,建成了通用航空机场汉南机场,成功举办世界飞行者大会,成为发动武汉低空经济的新引擎。2023年6月份,武汉发布《推进武汉市无人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打造武汉经开区、武汉东湖高新区2大产业集聚区,培育10个以上特色企业。

南京是国内最早一批涉足低空经济的城市。2019年,南京市浦口区获批江苏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2020年10月,南京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获批,是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2022年11月,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成立,代表南京试验区行使低空空域管理职能。

如今,南京“低空经济”已经集聚相关企业百余家,在研发、制造、配套、服务、人才等方面优势凸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作为天津市首个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地区,宁河区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濒临天津航空聚集区,周边航空产业发达。宁河区区长惠冰表示,除了成立相关产业园,宁河还在抓紧推动低空经济专项基金、室外低空综合测试场、科普研学宁河基地等项目。

中国民航大学党委书记曹胜利表示,天津具有良好的空域条件和工业基础,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有先天优势。中国民航大学可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未来,中国民航大学将在宁河区建设一个服务低空经济的飞行服务站,研发人员与宁河区联合开展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研发和制造工作。

政策措施加持

4月29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光谷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服务窗口”,旨在开拓线下便捷服务通道,前期主要为企业及群众提供无人机登记注册、活动申请、空域报备等一揽子业务咨询及帮办服务。

湖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玲玲表示,面对逐渐拥挤的天空,规划好低空航线,建设起降点、飞行营地,打造低空“走廊”,让低空飞行器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这是目前武汉发展低空经济的重中之重。

据介绍,为补齐低空经济制造端的短板,武汉还将出台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新落户的低空经济企业,经营范围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及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与商业运营等的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落户奖励。同时,采用市区联动方式,对新落户企业在空间保障、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综合支持。

为抢抓新赛道风口,江苏无锡拿出了竞逐低空路线图。前不久发布的《无锡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提出,将依托宜兴丁蜀机场、梁溪科技城等地特色园区先发优势,布局做优eVTOL、无人直升机等产业。

江苏苏州今年2月份印发《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力争到2026年,将苏州市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力争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500家,产业规模达600亿元。今年以来,苏州已签约低空经济项目超过250个。其中,低空制造项目超150个,计划总投资超500亿元。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华表示,在低空经济领域,江苏不仅拥有一大批科研院所,专业人才队伍充沛,在配套系统与部件、关键零部件、无人机及地面保障设备等领域,江苏也拥有比较优势。

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天津宁河区政府部门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宁河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专项招商45次,对接“链主”企业、大专院校52家。天津新华科技发展集团创始人张春静表示,相关部门采取了校、政、企三方合作的模式,聘请了低空经济领域的专家,相信低空经济能在天津加快发展。

金融机构也积极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天津泰瑞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无人机设计和销售企业,受限于资金问题,企业生产规模一直上不来。农业银行天津河东支行了解到企业困难后,成立了工作专班提供融资服务。该行副行长宋绪超介绍,专班由1名客户经理、1名网点负责人和N个支行信贷人员组成,为企业量身定制综合服务方案,从项目申请到放款仅用时10余天。

发展空间广阔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发展空间广阔。如今,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各地开启“低空+”应用新实践。

近日,在南京浦口区消防救援大队训练场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无人机救援演练——无人机红外线热成像系统迅速定位“被困人员”,帮助消防员在最短时间内精准抵达救援一线,顺利实施救援。这是南京市浦口区发力低空经济,探索无人机应用场景建设的体现。

南京浦口高新区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霍敏介绍,截至目前,浦口区已集聚相关企业50家,涉及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低空综合服务四大领域重点企业11家,涵盖海事巡检、应急救援、综合管理、水域治理等应用场景。

在武汉,低空经济企业正在裂变出“产业森林”——“武汉马拉松”活动上,无人机一路“陪跑”,赛事进度、赛事周边及沿线交通情况都被实时掌握;今春,东湖樱园的游客坐上无人驾驶飞行器赏樱,成就商业旅游首飞……

今年1月份,海直通航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现有40余架飞行器入驻汉南机场。在这里,海直通航、宝利航空等中游服务运营企业接连安家,上新航天发动机维修、航空探矿、农林植保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双中心”也在园区内加速建设,计划年内启动,“低空经济+应急”应用场景快速成型。

在天津,低空经济领域也已布局低空巡检、应急消防、飞行表演等多种新业态。宁河区工信局局长朱秋生表示,下一步,宁河将牢牢抓住低空经济这个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探索“低空+物流、农业、文旅、治理”等多业态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空域和区位优势,围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力度。

2024-05-20 □ 本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蒋 波 周 琳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4795.html 1 <p>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