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本报记者 彭 江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多个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1.6%,环比上升10.1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升幅高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此外,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调查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县域企业融资需求较上一季度增长6.9%。专家表示,贷款需求指数上升表明经济延续向好发展态势,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市场经营主体信心得到提升。

面对企业融资需求,多地加大融资对接力度,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在四川,眉山市产投公司今年为当地制造业企业办理应急转贷资金业务10笔,共计1.27亿元,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山东,聊城高新区综合运用产学研引导资金帮助科创企业解决多样化融资需求。“公司依托政金企对接平台,通过实用新型专利顺利获得恒丰银行聊城分行发放的5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聊城正晟电缆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陈正才说。在江苏,南京浦口开发区举办了“2024金融服务走基层”政金企投融资对接会,金融机构现场为需求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浦口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石磊表示,将进一步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做好服务保障,促进银企双赢。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当前贷款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6.5%,民营经济贷款同比增长10.7%,均超过全部贷款增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聚焦痛点难点加强普惠金融服务。银行保险机构要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鼓励开发符合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为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龙湾农商银行为个体工商户打造专属融资产品体系,开通了快捷申贷“绿色通道”,不断优化流程,提高个体工商户获贷效率。截至目前,该行个体工商户普惠金融贷款户数8279户、授信余额82.81亿元。

董希淼认为,金融机构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拓展金融服务触达“三农”的广度和深度,打通普惠金融难点堵点。

“科技进步是普惠金融得以实现的重要技术基础。普惠金融不仅是通过物理网点的扩张或政策引导实现的,更重要的是依托科技进步,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限制,让金融服务更加普及、更加便捷。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应用,金融机构能够实现对客户信用状况的精准甄别,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表示。

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金融机构也须管控好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银行保险机构要严格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展业务,避免一哄而上、过度授信。需要加强合规性审查,精准确定支持对象和范围,严防以“五篇大文章”之名骗取、套取金融机构资金。

2024-05-16 本报记者 彭 江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4568.html 1 <p>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