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3/2024)》发布——

世界经济多极化全球化总趋势未变

本报记者 孙昌岳

5月14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在京举行《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3/2024)》发布会暨“国际形势动荡变革中的中国外交”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2023年是中国外交的开拓之年、收获之年,开辟了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2024年,中国与世界各国将共迎更多交流合作契机。

《蓝皮书》指出,2023年,国际形势动荡变革不断加剧,各种风险和挑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步力量加速壮大,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更加鲜明有力。“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致力团结合作,倡导开放共赢,践行平等尊重更加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坚定选择,充分证明霸权霸道不得人心,分裂对抗没有前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波表示,虽然国际形势面临诸多挑战,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它们有其内在逻辑和内生动力,无论是从全球力量对比变化来看,还是从国际关系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律,以及世界各国意愿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陈波认为,尽管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但是绝大多数国家依旧把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推动发展问题回归国际议程中心。而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主要国家就相关问题展开协调,磋商频次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杨明杰表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国际安全演变态势、科技发展“双刃剑”效应将深刻影响国际格局未来走向,也给中国外交提出新的课题。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外交在这三个“变”和三个“不会改变”中应当发挥关键作用,为未来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外交学院院长王帆表示,中国外交在大方向上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发展进步的一边。在解决热点问题上,中国外交不偏不倚,兼顾各方合理关切,注重照顾当事各方的利益关切,而不是以一国利益的最大化为标准,以自身利益关切来判断和促进问题解决。

2023年,中国为促进国际团结合作采取中国行动,为化解各种危机挑战提供中国方案,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中国贡献。与会专家表示,对于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重大挑战,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两大主张有着极强的社会真实性和战略指导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正义、进步的心声,汇聚了各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推动各国团结合作、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方向指引。中国外交在世界变局中砥砺前行,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蓝皮书》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品牌年度出版物,自2006年首度出版,迄今已连续出版19年。本次发布会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研对话”系列活动之一。

2024-05-16 本报记者 孙昌岳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3/2024)》发布——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4556.html 1 <p> 世界经济多极化全球化总趋势未变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