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专注投资收益不可取
——“透视上市公司年报”之二
吉林敖东日前披露的年报显示,该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5%,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8.02%。出现这种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主要受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影响。具体而言,该公司对广发证券的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4.12%。
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被投资收益拖累的现象屡见不鲜。投资收益是公司通过对外投资活动获得的收益,对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资本运作等具有重要影响,是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购买理财产品、持有投资性房产,对外投资日益多元化。在许多公司的业绩报告中,投资收益起到了“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公司因为投资失利导致净利润下降乃至亏损。
在不影响日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及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公司通过财富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获得更多收益无可厚非。但也要看到,投资收益无法代替主营业务,即便公司短期内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也难以成为稳定的利润来源。一旦赚取利润的“副业”喧宾夺主,甚至过于依赖投资收益,出现“炒股养家”“副业变主业”等现象,会积累许多不确定风险,既不利于公司自身长远发展,也会损害投资者权益。
从上市公司发展角度来看,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好主营业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要拥有核心业务、核心专长,否则很难在市场上长久保有一席之地。因此,公司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专注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业务模式和技术创新中不断寻求新突破,力争做行业或细分赛道的引领者。
对于在资本市场上筹集的社会资金,上市公司应积极投入主营业务,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方向,做好中长周期战略发展规划,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同时,公司可以探索实业与投资并举的模式,比如利用闲置资金设立或参设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围绕公司主业、与公司主业存在较大协调关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股权投资,拉长公司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过分专注投资收益所得,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不可取。对上市公司来说,要想走得长远,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在主营业务上深耕细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夯实发展基础,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