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键领域扩大内需

郭克莎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找准关键领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重点任务“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时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最近,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这些都为促进投资和消费、加快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找准发力方向

国内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破解这些难题,要立足优化结构,找准关键领域,从更高层面进行全局性、综合集成式的政策规划,切实扩大国内需求。

一方面,聚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产生不利影响。中央提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利于把扩大内需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结合起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这将有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一是以促进重点领域投资和消费为切入点,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次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范围主要包括工业、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教育、文旅等领域,将加快相应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技术更新改造,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较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有助于引导社会资金转向设备更新投资领域,更好激活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同样,消费品以旧换新涉及汽车、家电、家装等主要大宗消费领域,对扩大消费有较大作用,可进一步激发消费愿望、释放消费潜力。

二是以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和回收循环利用为抓手,有利于提升国民经济循环活跃度和有效性。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加强回收循环利用,可以搞活和扩大二手商品市场,引导产品设备和关键部件梯次利用,提升资源再生利用能力和水平,并带动这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技术进步。这不仅可以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优化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而且有利于提升市场循环的活跃度,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起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提升循环效率的作用。

三是以推动标准提升和完善为牵引,有利于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和完善标准是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回收循环利用的基础。在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当中,最重要的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的能力,这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路径。需加快完善相关机制,开展我国标准与相关国际标准比对分析,不断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鼓励支持和引导国内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国内国际衔接。

另一方面,坚持把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稳增长。

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5%左右,实现这个目标仍面临不少挑战,稳增长依然是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中央推出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系列政策,将有力促进投资、促进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一是通过搞活国内市场稳增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以推动七大领域设备更新拉动实体经济发展,以推动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居民潜在消费需求释放,以搞活二手商品市场和促进资源再生利用增强国内大循环的活力和动力,这些都将较大程度破除经济增长的需求约束,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潜在增长率。而经济稳定运行和增长可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促进企业扩大能够提高效率、优化结构的长期投资,增强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

二是通过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升和完善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注入新动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既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手段,更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式;提升和完善标准是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要求,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提高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主要途径。这些都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更大作用,进而为稳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三是通过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推进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会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强回收循环利用、提升和完善标准亦会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这些方面汇集起来的结构性效应,将有助于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对中长期发展形成明显促进作用,使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加强统筹协调

找准关键领域扩大内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加以必要的激励引导,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机制,打好政策组合拳。

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中央政策支持,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更好发挥对地方政府和经营主体的导向作用。在财政政策方面,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一步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大绿色产品采购力度。在税收政策方面,加大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支持力度,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在金融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引导银行机构合理增加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智能家电生产、服务和消费的金融支持。

强化创新支撑。聚焦长期困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和创新产品迭代等机制,引导企业利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良好机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

坚持有序推进。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产业体系完备,各类设备更新换代空间很大。需要看到的是,任何一项政策的作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发挥好政策的可持续效应。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分阶段、分类别,稳步有序推进,不断增强相关政策对扩大内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同时,为提高政策的综合效应,需要在加强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注重政策实施过程的一些方法方式问题。

一是更多运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政策落实工作。政策实施过程涉及部门、地方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必须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推动工作。要坚持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供给和需求有效联动,打通经济循环节点和堵点,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是更多运用协同配合的方式来增强政策实施效果。对于提升政策效果来说,决策层面的统筹协调与执行层面的协同配合同样重要。需高度重视中央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在制定具体方案和配套政策方面进行深入沟通。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协同配合比较复杂,在强化和实现央地联动方面需要做很多细致工作,努力做到统筹协调、协同推进。

三是更多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发现解决问题。加强政策实施过程的动态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或潜在的问题。在研究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深入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实地实情调研,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快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完善政策措施的建议。

总之,在扩大内需关键领域发力,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协同高效,统筹好各方面重大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使扩大内需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

2024-05-14 郭克莎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4463.html 1 <p> 聚焦关键领域扩大内需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