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江南焕发新魅力
行走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烟雨长廊,青苔石阶,弄堂幽深,一派江南景致。
嘉善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主任曹宇杰介绍,当地在保护基础上,构建富有特色的江南文化元素,既丰富了风景游,也带活了文化游。统计显示,清明假期,西塘古镇接待游客15.4万人次。
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和经济强省,浙江精心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内在规律,一以贯之推动经济和文化交融共生、相得益彰。
4月24日,记者走进浙江绍兴嵊州市崇仁古镇,白墙黛瓦的明清建筑、长长的青石板路,渲染着过往烟尘。
嵊州市文保中心主任王鑫君告诉记者,老建筑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需要处理好新与旧、拆与留、改与建的关系。
在古建筑修缮时,嵊州市遵循“能修不换”“最小干预”的原则,尽力保持原来的结构、尺寸、样式,恢复建筑原有历史风貌。从2012年至今,崇仁古镇大规模修缮已进行四期,大部分古建筑都被纳入保护名录。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浙江共有建筑类遗存(含传统建筑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65492处,占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的88.6%;已公布全省历史建筑10877幢,数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介绍,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存,可创新方式方法,但“原汁原味”是不变的关键词。
保护历史遗存、赓续历史文脉,浙江进行了各项制度探索。一方面,做细做实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立健全保护对象名录、分布“一张图”,加快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县(市、区)全覆盖;另一方面,通过改造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推进“老屋复兴”,推动历史建筑焕发新活力。
传承历史文化,不仅留形更要留魂。越剧之乡嵊州修复一批古戏台,自发形成100多个越剧戏迷角,无论何时来到这里,总能找到听戏唱戏的地方。近年来,绍兴市创排、复排越剧《孟丽君》、绍剧《喀喇昆仑》等精品力作,“越剧春晚”“全球戏迷嘉年华”等活动在全国唱响。
在湖州市南浔区善琏湖笔厂,非遗传承人王晓华正在指导工匠制作湖笔。
王晓华以师徒结对方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让传统湖笔焕发生机。如今,王晓华所在的善琏湖笔厂已成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年生产湖笔60万支,销售额800多万元,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
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中华表示,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做优湖笔、湖丝、湖茶等品牌,实现传统“老字号”振兴发展,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活态传承,活化利用。位于浙江中部的兰溪市诸葛镇,拥有近千年历史的诸葛八卦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木栈道上,演员们身着戏服表演婺剧引来众人围观;街头店铺,与诸葛亮有关的文创产品随处可见。诸葛村党总支书记诸葛坤亨告诉记者,以诸葛智圣文化、三国文化为主题的羽毛扇、孔明锁,远销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年产值达400万元。
在绍兴市柯桥区安昌古镇,当地传承传统生活方式,让原住民保留原汁原味的烟火味。位于古镇的仁昌酱园已有100多年历史,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仁昌酱园副总经理滕军康除了传承老手艺,还大力推广酱油酿造文化,开展研学和社会实践,让更多年轻人来到这里、喜欢这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如何实现融合创新,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会稽山下这方水土,文脉绵延至今、独树一帜。稽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宣统委员叶登介绍,通过资源普查方式,进行研究、转化、活化、创新,使尧舜禹等人文遗迹成为新的文化旅游资源。
丰富文旅业态,沉浸式消费体验很重要。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鲁迅外婆家”乡村博物馆,吸引游客感受一代文豪的童年梦境。
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吴卫阳告诉记者,以文塑旅,以旅兴商,文商旅深度融合有序推进,文旅消费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文旅融合,需要数字赋能。在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投入使用的智慧系统,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智能化游览服务,还为街区发展和运营提供数字化管理支撑。
文旅融合,离不开响亮的品牌。这两年,浙江打造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省域品牌主题词。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表示,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理顺“文化+旅游”内部融合机制,让文化更具活力、旅游更富魅力,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