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头不普通
“我来时,罗马是一座砖石之城,我走后,留给后世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很多历史文学作品都引述过这句话。据说,这是2000多年前古罗马帝国开国皇帝恺撒·奥古斯都(Caesar Augustus)的豪言壮语。
如果这个记载是真的,只能说,恺撒大帝吹牛了。因为无论是当时的史料还是画作都明明白白昭示着,古罗马确实是一座用砖头建造的城市,只是用了一些大理石。
“用砖头所建”并不会让古罗马黯然失色,但确实让它听起来没那么高大上了。可能因为砖头实在是太普通了,而且制作极其简单,以至于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无师自通地用它建造各种东西: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的明长城、缅甸的蒲甘神庙、波兰的马尔堡城堡、意大利的锡耶纳市政厅、伊朗伊斯法罕的砖石桥、伦敦西部的汉普顿宫……所有这些都是砖砌的建筑。
纵观全球建筑史,砖头无处不在。
砖头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古老的砖头是考古学家凯瑟琳·肯扬(Kathlel Kcnyon)于1952年在约旦耶利哥发现的。这些砖头有差不多1万年的历史。不过,它们的形状并不规则,制作方法也极其粗陋,大体就是一块块在阳光下自然烘干的土坯,使用时只需要用泥浆黏合,垒在一起即可。
砖模的出现已经是上千年之后的事了。砖模同样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至今已有至少7000年的历史。埃及底比斯的一幅墓葬画对此作出了清晰的描绘:砖模是一个木制的矩形,有4个侧板,但没有顶板或底板,人们可以在其中填上黏土或稻草,从而更快地制出泥砖。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以当时的手工艺水平来看,制造这些模具并非易事。但它依旧能够推广开来,八成是因为用它制作出来的泥砖形状更规则,品质也稳定。
再之后,人们又开始烧制砖头。因为,即使在如沙漠这样炎热干燥的地方,要晒干泥砖也要花费不短的时间。相比而言,烧制砖头的效率更高,而且更加耐用。据史料记载,至少在4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学会烧制砖头了,大量烧制而成的黏土砖被广泛用于各种建筑。
有趣的是,除了建筑学家、历史学家,还有许多人也喜欢研究砖头。
比如,美国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和法国经济学家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在他们合著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中就表示,烧制砖头可以被视作极度贫困家庭储蓄的有效途径。“如果你有一点点钱,可以买一两块砖。然后,一点一点,慢慢地,你就会拥有一座坚固的房子。”
又比如,乐高公司是从标准化角度来看待砖头的。一位乐高集团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之所以想到“模块化”这个“金点子”,灵感来源就是砖头。如果每推出一套新产品,就要消费者购买全套,价格压力太大了,销量也会受影响;但如果把积木做成不同规格的模块,让它们可以随时被反复利用,公司就能以更低的售价铺开市场。
如今颇为流行的产品质量追溯制也和砖头有点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物勒工名”制度,即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这一制度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修建明城墙时达到“高光时刻”。明城墙的砖块大多刻有铭文,上面除了标注着烧制时间、地点外,还刻有监造官、烧窑匠、制砖人、提调官等人的信息。也就是说,明城墙的每块砖都有“身份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一串人谁也跑不了。
还有一个曾经引起业界广泛讨论的问题,据称是一位小朋友提出来的。这位小朋友的父母曾带他到印度参观泰姬陵。小朋友问,为什么泰姬陵和家门口的教堂用的砖一样大,究竟是谁学的谁?还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一方面,历史学家表示,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砖头是被某个群体率先发明出来并传播到全世界的。更大的可能是,不同地方的人们各自独立将其发明出来;另一方面,不仅泰姬陵,全球许多砖石建筑使用的砖头都差不多大。由此,专家猜测,砖块的大小之所以如此接近,很可能是为了人手抓取方便。如果真是这样,待到工程机械成为建筑主力的那一天,为了适应巨大且有力的机械臂,砖块或许会长成“巨无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