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
科技人才评价是科研创新活动的“指挥棒”。近年来,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进度提速,全国已有21家机构和6地入选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各地在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刘 畅
四川省日前印发《四川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提出开展为期两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符合不同创新活动类型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四川经验”。相关方案围绕扩大科研单位用人自主权、完善科技人才使用机制、加大科技人才激励力度、优化科技人才评价生态4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举措,旨在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科技人才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四川此前已经进行过不少尝试。例如,成都高新区通过“岷山行动”计划发现并遴选出有实力、能攻关、出成果的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是成都高新区‘岷山行动’计划首批揭榜单位之一,是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国内顶尖高校院所领军科学家团队共同出资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聚焦医疗机器人领域,成立两年便已孵化出9个项目,并同步推进20余款医疗器械产品。”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李康表示,《四川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提及“完善‘揭榜制’‘赛马制’等项目组织实施中的人才评价机制”,这一提法鼓舞了高校院所的科研人才潜心研发的士气和决心。
前不久,四川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动员部署会暨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推进会透露,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自2015年启动以来,四川已累计完成成果确权2084项,孵化企业558家,带动社会投资近210亿元。
西南交通大学是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高校。从探索阶段的“吃螃蟹”至今,相关政策已迭代至“3.0版本”。
“‘3.0版本’的亮点在于进一步提高了地方政府在中试项目中的参与感。”西南交通大学成果转化工作负责人说,地方财政资金先期为中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相关资金主要用于支付中试研发团队薪酬,团队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还将获得一部分知识产权激励。项目完成后,西南交大将在地方政府辖区内成立创业公司以回报其提供的中试资金支持,各方持有的知识产权将通过作价入股的方式折算成创业公司的股份。
截至目前,西南交大已完成281项职务发明知识产权的分割确权,通过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评估作价入股,已成立36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知识产权评估作价入股总值超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10.5亿元。
按照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攻关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不同人才类型,《四川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已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市(州)中遴选出22家单位(地区)分类开展改革试点,通过制定一系列配套制度,全面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夯实创新城市人才基石
本报记者 杨阳腾
为让更多的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近年来,深圳市探索建立以创新价值、贡献、能力等为导向的多维度、全方位人才评价体系,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强化顶层设计,以政策为引领,是深圳推动科技人才评价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2023年11月1日,深圳出台《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问出身培养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遗余力服务人才”,打造引、育、留、用、服务的人才闭环生态。今年1月4日,深圳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确定以“职能部门+试点单位+战略创新平台”为改革主体,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协同为保障,全面推进改革。
“《意见》《方案》的出台,释放出开放包容、广纳英才的强烈信号。”深圳市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丁磊说。
人才是深圳市得以成长为全球闻名的“科技创新之城”的基石所在。如今,为细化评价标准,重构评价模式,促进科技界与产业界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的科学衔接,深圳着眼发展实际,正逐步探索建立分类分级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其中,针对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以“产品货架化”为核心指标展开综合评价;针对基础研究类人才,深圳湾实验室探索制定了国际评估评审规则等;针对科研仪器设备类人才,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采用竞争性选拔、民主推荐等方式;针对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打造了公益性和市场化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深圳推进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建校之初,我们便着手建立对标国际一流高校的职称晋升制度,聚焦教学科研水平评价,重点考察学术贡献和影响力,不简单地把人才‘帽子’、论文数量、承担项目和获奖等作为限制性条件和直接依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林慧说。
深圳市大鹏新区组织人事局副局长吴俊峰介绍,近年来,大鹏新区瞄准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聚焦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于2022年12月推出了新版“鹏程计划”,探索构建基于创新价值、贡献、能力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支持新区企事业单位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等科技创新环节评聘中高层次科技人才。截至2023年底,大鹏新区共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3.54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从2011年建区之初的7.7%增长到17.35%;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282人,较建区时的13名增长了约20.7倍;柔性引进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9名海内外院士。
“接下来,大鹏新区还将继续完善柔性人才考核评价方式,探索从关注成果产出的角度,加强贡献度考核。”吴俊峰说。
一线工人喜获高级职称
本报记者 王金虎
虾青素是自然界中的天然抗氧化剂,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周庆新带领团队构建了“虾青素模式技术平台”,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了虾青素核心技术的多维度应用与提升。目前,他们的科技成果已在20余家企业应用,每年为企业创造2亿元的经济效益,促进了高端海洋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年纪轻轻就被评聘为教授的周庆新是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人才绿色通道的受益者。
近年来,山东持续推动用人单位“不唯帽子唯实绩、不唯头衔唯能力”评价人才,各有关部门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锐意改革创新。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重点人才工程“配额制”,直接把人才认定权交给重点用人单位;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实施重大项目“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全国率先施行专精特新企业高级职称董事长“举荐制”,让企业参与到职称评审中来;山东大学把人才“选、用、评、奖”自主权充分下放到二级单位,为十余类科技人才开辟了发展通道。
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花强,2021年作为第一批由企业自主实施技能人才评价的技工,获得了畜禽屠宰加工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家位于滨州市沾化区的企业,目前已有400多名一线工人评上了高级工。
为进一步解决企业在转型升级上遇到的技术瓶颈,加大科技人才培育力度,沾化区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坚持谁使用谁评价,以用定评、评用相适,科学使用评价结果,使更多拥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通过实施重大项目“揭榜挂帅”、专精特新企业高级职称董事长“举荐制”以及“一企一研发平台”提档升级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科技人才培育。目前,共发布技术攻关“榜单”13个,“揭榜”8个,揭榜率达61.5%;企业董事长被举荐为高级职称人才6人;指导企业搭建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技术中心等人才平台载体92个;企业自有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提档升级11个,规上企业平台覆盖率由17.8%提升至81.7%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部分企业仍存在评价标准难界定、薪酬与职称不挂钩等现象。比如,“破四唯”后,虽然以实际贡献来评价人才成为共识,但实际贡献以什么标准来体现,尚难把握。
沾化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利朋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标准动态更新调整机制。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既要把人才评价的结果切实落实到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奖项评审等与科技人才发展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中,又要推动科技人才评价与科研项目评审、机构评估联动,切实发挥人才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用好用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