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可树到巧克力
爱吃巧克力的人要伤心了:受供应短缺影响,近期,可可期货价格飙升。3月23日,洲际交易所可可期货价格达到每吨8882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巧克力的价格也随之上涨。据彭博社报道,过去两年美国零售店巧克力产品价格上涨约17%。
西非国家科特迪瓦和加纳贡献了全球可可豆产量的近三分之二。科特迪瓦政府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1日到今年3月18日,该国可可豆的出口量同比下降28%。科特迪瓦可可监管机构3月7日表示,预计该国今年可可豆的产量将从去年的60万吨下降33%至40万吨。贸易商Ecom Agroindustrial预计,科特迪瓦2023/24年度可可豆的产量将同比下降21.5%,跌至8年低点175万吨。
可可豆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作为一种热带作物,可可树对生长环境有苛刻的要求。然而,最近几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西非地区气候越发反常,旱季更加干燥,雨季降雨量屡创新高。干旱、高温、潮湿对喜阴凉的可可树生长造成显著不良影响,不仅导致更多病虫害,同时还影响到昆虫授粉。
另有专家认为,气候并非可可豆产量下降的唯一因素,可可生产国政策和监管不力等因素也难辞其咎。在科特迪瓦,负责监管咖啡可可行业的政府机构咖啡可可委员会于2017年出台政策,限制一种高产可可种子的销售,旨在降低可可豆产量以提高价格,其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在加纳,由于缺乏监管,大量可可豆通过走私流入外国。
截至目前,全球可可豆年产量已降至445万吨,国际可可组织(ICCO)2月29日预测,可可豆的市场供应缺口已扩至37.4万吨。仅就西非地区而言,可可豆的产量已连续3年下滑。更糟的是,颓势依旧在继续。业内人士预测,如果西非地区无法实现增产,可可豆的价格至2025年下半年都将保持高位。
可可豆减产正冲击着国际可可贸易价格。在西非,种植农户通常会将可可豆卖给地方经销商,再由地方经销商转售给加工企业和国际贸易商。但由于可可豆产量不足,为抢占货源,地方经销商只能加价收购,从而推高市场价格。今年,科特迪瓦和加纳的可可豆价格比去年上涨一倍多,当地多家可可豆加工厂无力负担高企的成本被迫停止采购,只能动用库存原料或干脆停产。而巧克力生产商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涨的挤压,只能选择将大涨的生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不过,也并非所有巧克力生产商都受到减产影响。一些企业另辟蹊径,直接与可可种植者合作,这种被称作“Tree to Bar(从可可树到巧克力)”的模式在近年来受到青睐。不过,各家企业的出发点却不同。有些企业从培育本土产业链的长期目标出发,比如来自多米尼加的巧克力品牌Cacaoteca,不仅直接从本国农民手中购买可可豆,而且还在当地建立加工厂,培养了一批产业工人。而有些企业则对风味更为敏感,比如一家叫作Qantu的小型可可加工企业,常年与种植者直接合作。为买到独具风味的特色可可豆,他们宁愿支付远高于期货市场的价格。
不过从总体来看,可可豆和巧克力涨价还是抑制了市场需求。行业巨头好时(Hershey)表示,去年四季度,该品牌巧克力销量下降了6.6%。国际可可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23年四季度,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可可豆的研磨量分别下降了2.5%、8.4%和2.9%。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非洲国家虽然手握着全球约75%的可可豆供应量,却不掌握可可豆的定价权。可可市场风起云涌,大多数可可种植户的收入却依旧微薄。据行业分析报告《可可晴雨表》统计,可可种植户仅能获得最终产品售价的约7%。目前,仅科特迪瓦和加纳两国就有数百万农户从事可可种植,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却吃不起巧克力。
相较于巧克力价格上涨这个让人不太开心的事实,种植可可的人吃不起巧克力真是个巨大的讽刺。无论是站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上看,还是站在促进产区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这都是不健康的信号。是时候做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