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引领现代制造业发展
——来自重庆高新区的报道
凤栖湖畔,重庆金凤实验室灯火通明,科研人员正埋头攻克技术难关;城市中心,5G无人驾驶巴士在道路上穿梭;项目工地上,超瞬态实验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正提速建设……走进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重庆高新区”),处处能够感受到创新潮催发的强劲动力。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重庆高新区紧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塑造高能级创新生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4.4亿元、增长8.3%,增速居重庆市第一位。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完成一次多重免疫荧光检测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10分钟。在金凤实验室展厅,记者见到了让检测效率提升90%、精度提升50%的“功臣”——由金凤实验室何永红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多重免疫荧光扫描分析系统。
“与传统观测方法相比,该分析系统可节省70%的时间。”何永红课题组成员张玉介绍,团队经过6年攻关,在国际上首创了“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相结合的高亮度低闪斑光源”技术,解决了多通道荧光并行激发等关键难题。目前,该系统已实现量产,在多类复杂临床样本检测领域实现应用。
金凤实验室是重庆布局建设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在这里,诞生了国内首台病理组织智慧取材和分析系统、5G+智慧病理应用场景平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分析仪等一批全国首创的科技创新成果。“目前,金凤实验室已引进科研团队40个,建成纳米合成平台等8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重庆金凤实验室副主任徐辉说,他们正围绕“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核心任务,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全力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
金凤实验室只是重庆高新区推进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高新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高水平建设金凤实验室、国家健康战略资源中心等300多个前沿科研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集中度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经常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为破解这一难题,重庆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先投后股”改革试点,通过先期向目标企业和项目投入财政扶持资金、后期将财政扶持资金转换为股权的形式,帮助科创企业破解融资与成果产业化难题。
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的秦华锋团队是重庆高新区第一批申请“先投后股”试点项目的高校团队。“此前,我们已经成功完成三维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研发,但由于资金受限,研发成果迟迟未能得到转化。”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秦华锋告诉记者,在“先投后股”政策支持下,团队获得200万元资助资金,顺利完成了产品示范应用样机的生产,并成功进行了市场推广应用。
致力于打造“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重庆高新区探索开展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完善“揭榜挂帅”、一年免费创业工位、设立人才服务专员等人才扶持措施,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加速集聚。
好环境、好政策激发创新活力。2023年,重庆高新区累计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0余个,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4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065家,科创动能显著增强。
从展示窗到策源地
前不久,总投资10亿元的国汽智控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软件研发中心总部项目签约落户重庆高新区。“我们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车控操作系统、车云协同计算及其适配测试等相关产品开展一系列研发和产品交付工作。”国汽智控重庆公司总经理袁立栋说。
瞄准自动驾驶及车联网、新能源商用车等领域,重庆高新区着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地。目前,重庆高新区已吸引40多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落地,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等领域,全产业链生态圈初步建成。2023年,重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产值增长达29.3%。
电子信息是重庆高新区一大基础优势产业,当地汇聚近百家集成电路企业,涵盖芯片制造、智能终端、云计算等高端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依托电子信息产业比较优势,我们积极引导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芯片企业与整车企业协同发展、联合发展,打通汽车电子研发到整车应用全链条,加快形成良好的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生态。”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林莉说。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重庆高新区还积极培育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中电建重庆科学城储能电站、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天目”掩星探测星座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不断集聚。
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储能系统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企业。今年1月,该公司推出了全球首发的新一代直冷储能解决方案——Luminary ultra系列储能系统。“这一套储能系统搭载了最新的电池安全和热管理技术,采用了独特的冷却介质,能效比提升30%以上。”清安储能公司创始人、CEO李德胜说。
当前,重庆高新区正加快构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高技术服务业为支撑、未来产业为牵引的产业集群体系,打造代表重庆市制造业发展最高水平的展示窗与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策源地。
从智能化到高质量
在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凸轮轴生产智能工厂”,10多条精益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生产过程和生产数据在车间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在这个生产车间,每天都有8000多件凸轮轴下线。”该公司总经理胡清华告诉记者,通过实施数字化车间改造,工厂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100%,生产效率提升33%,订单准时交付率提升16.44%。
对传统制造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重庆高新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先后引进施耐德、博世、IBM等物联网企业,设立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推动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助力传统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林莉说。
走进重庆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搬运机器人在货架间来回穿梭,将货物运进仓库并存放在指定库位。旺成科技智能信息部部长张欣说,公司建立了智慧仓储物流系统,实现了产品从毛坯库到热前车间、热处理车间、热后车间、成品库房的全流域智能搬运、存储、信息收集和处理,极大提升了生产运营效率。
去年8月,重庆高新区出台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聚焦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智能化改造、创建绿色标杆等10个方面,拿出“真金白银”对企业进行奖励扶持。
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已引导企业实施180项智能化改造,建成11个市级智能化工厂、43个市级数字化车间,推动企业总体生产效率提高72%,能源利用率提高17.5%,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品率平均分别降低25.6%和55%。
重庆高新区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目前,重庆高新区已部署5G基站2147个,主要区域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