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盘锦
浓郁的红、蓬勃的绿、丰饶的黄……
大自然是个画家,热情奔放的画家,在辽河入海口,渤海最北岸,恣意挥洒手中的色彩,涂满了盘锦大地。
多次代表中国辽宁出镜,盘锦红海滩醉人的中国红从高空俯瞰,似辽河与渤海亲昵相拥。
有情怀
劳动号子和《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热烈地回荡在辽阔的荒原上。
因油而兴、设立地级市正好40年的盘锦,上世纪60年代还是一片“南大荒”。是辽河油田让这块土地沸腾起来。1970年3月,国家组织辽河油田会战,来自华北、东北、西北的数万名石油大军挺进渺无人烟的荒碱滩涂。
“那时,从心里往外觉得当一名石油工人真荣耀。”从大庆调来参加会战的赵刚感慨道,石油工人都有使不完的劲,要不咋叫铁人精神呢。
一场生死考验猝然降临。1986年冬,兴隆台采油厂一口油井因冰排撞击导致管线断裂,引发大火。喷涌的烈火把井架都烧红、烧塌了。若任其蔓延,相隔不远就是万亩苇海和连片油井!
盘锦及周边各市的消防队全来了,部队战士也赶来支援。可“火龙”没有退让的意思。想控制火势必须把油井闸门关闭!但油井已经被烧变形了,强行关闭闸门的瞬时压力很可能导致油井崩塌爆炸,最坏的结果可能现场无人生还。
谁去赴汤蹈火?赵刚所在的采油厂三大队发出紧急动员。
“我是党员,我上!”赵刚第一个举手报名。
“我!”“我!”又有6名党员干部站出来。
“见困难就上,没时间想别的。”赵刚回忆,尝试徒手关闸门的那一刻,紧张、激动、寒战等应激反应在身上乱窜,只觉得心怦怦跳,浑身起鸡皮疙瘩。
刚刚还迅猛喷火的油井像被突然勒紧了缰绳,剧烈地震颤一下,安静了。
被授予英雄称号的赵刚,当时结婚不过3年,女儿两岁。
泥水、油污、火燎,从战场回家的“黑人”赵刚把妻子吓得不轻。缺胳膊少腿不?妻子从头到脚捋个仔细,确信丈夫全须全尾,却呜呜地哭起来。由心疼涌出的泪水,这个闸门关不住喽。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在盘锦,在辽河油田,铁人精神非男人独有,还有铁姑娘。
兴隆台采油厂新一代采油工刘勇,自称“被桌子腿拴大的娃娃”。幼时记忆里,妈妈经常着一双胶鞋、一身工作服,消失十天半个月,又风尘仆仆地回来几天。“那时候孩子没人带,就用一根麻绳拴在屋里的桌子腿上,防止到处乱跑,桌上放着吃的喝的。不仅我妈用这招,别的阿姨也这样,有时候一张桌子能拴好几个娃。”刘勇笑着说,自己当时还嗷嗷喊呢。
提起往事,刘勇的妈妈李长兰背过身去,粗糙的手在眼角飞快地抹了一把。
不着家的铁姑娘们在忙啥?
会战呗。放着机关干部不当,执意到一线采油去的陈静荣回忆,1975年成立的女子采油队平均年龄不到20岁。一群扎着小辫的弱女子,干活不输男职工。两个人一组,一前一后扛着百十斤重的油管,呼哧带喘地走上几里地。
“有人笃定女子采油队干不过一冬就得散摊子,可我们一代代坚持到了现在。”现任女子采油队党支部书记李维祎觉得,油田工人埋头奉献的精气神一直都在。区别之处在于,老一辈能吃苦,新一代善创新。
那些汗水、泪水流淌在记忆中,渗透进大地里,艳艳开出花,累累结出果。开发建设50多年来,辽河油田累计捧出5亿多吨原油、9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实现财税贡献近3000亿元。盘锦,这一方天地自然的面貌,由此发生着深刻笃实的变化。从渔猎稻作到采油建港,从盐碱荒滩到湿地之都,从小康之城到文明之邦……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啧啧,盘锦生产,大有情怀。
会生活
“讲究”和“将就”是不能在一起和睦过日子的。盘锦人对生活的挑剔,无关贫富。尤其饮食取用,舍得花功夫。
这不,老谁家的小谁又来买好贺(吃的)啦。吃,要挑刘家果子、宝发祥点心、胡家烧鸡。顺着古镇码头,小谁一路吃过去,兜里揣着大票毛票,有钱。这架势让供销社售货员一阵狐疑,这边把小谁稳住,那边就报了警察。直至老谁赶来认领才作罢。
杨洪琦回忆着,笑出了声。60年前,他就是那个小谁。一枚贫困年代的吃货,仰赖父母对吃食的宽容,也得益于自个儿零钱攒得厚。
“一辈子念着那香味。”辽河边田庄台古镇的小吃,滋养了少年小杨的味觉记忆。现任辽河口文化研究会会长的杨洪琦还和吃摽着劲,整天忙着调研、整理、申报,埋头推动田庄台特色小吃申报“非遗”和“老字号”,还撺掇起小吃文化研究会。老杨的执念没白费,田庄台有30余项传统手艺和习俗被列入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盘锦“辽河口老街”两边排开20余家田庄台小吃店,沉淀几十年的乡愁,拴住记忆、黏牢情思、重上味蕾,“这辈子值啊”。
盘锦这地方不重面子,讲求口腹之欲。到什么程度呢?“不地不食,不时不食”。
为吃一口好粮食,老杨自己去农村种地。过年吃杀猪菜,老杨得挑本地猪,脊背毛又黑又亮又奓棱,剖开的肉,油汪汪的。
盘锦的讲究人不止老杨一个,多了去了。再如九头牛拉不回,执意在饭店里开博物馆,一心搞出本地菜名堂的张嵩。
在张嵩的馆子吃饭,得有多大耐心烦儿?单说来碗米饭,后厨说得现磨米,然后你就等吧,餐桌上支起一个精致的小锅儿名叫“稻家私享”,现场蒸米饭。肚子咕咕叫,也不丢仪式感。米饭用淡雅的瓷碗去盛,粒粒晶莹,泛着青玉般的油光。这样的米饭,不佐硬菜都能造3碗。
配得起繁缛仪式的当然是盘锦大米,且是那种保留了米皮米胚的、人工现磨的新大米。盘锦农民吃大米,不图外表抛光锃亮,图的是糙米营养。不管机械化先进到啥程度,盘锦许多村落仍固执地保留老式磨米机。
盘锦大米似比盘锦有名,绿色无公害,好吃有营养。有人说沾了地利的光,处于世界黄金稻米带。有人说稻蟹共生的环境好,无污染不打药。张嵩补上一条:盘锦人对自然美味健康营养的极致追求,造就了“盘锦大米”近600亿元的品牌价值。
“辽河口渔家菜苛求食材最鲜美的时段,像《舌尖上的中国》热赞的盘锦野生蒲笋,初夏最鲜。”张嵩比较认同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时节须知》里提醒的“不时不食”“人之饮食,须择时见好而食。有过时而不可吃者,萝卜过时则心空,山笋过时则味苦”。张嵩推荐一道本地菜——河蟹豆腐:剥取深秋最肥美饱满的蟹黄,与现磨豆腐一起用石锅慢炖。蟹黄的鲜香出挑与豆腐的平淡质朴互补共美,臻至“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的高妙境界。
想了解更多,辽河民俗博物馆就在餐厅楼上。各式老物件次第展开,百年来辽河流域的特色民俗扑面而来。“辽河口渔家菜属平民美食,讲究即捕即食,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原本的营养。”“获评米其林星级餐厅,兴许评委看中这份追求原产地食材,传播原产地文化的坚持。”张嵩总结,司厨之功靠食物本身说话,不炫技才是自然之道。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啧啧,盘锦生活,小有味道。
真热爱
一件事,一辈子,愿意吗?
接触不少“认死理儿跑到底”的盘锦人,念头差不多:心有所执,不枉活过。
羽毛还稚嫩发黄,谱儿却挺大。小丹顶鹤踱着步,瞅见赵仕伟端着玉米粒过来,也不急趋前啄食。心里有拿捏:反正有咱一份。
老赵这人不爱说话,却懂鸟语,知道哪只鹤“心情好不好”,对丹顶鹤呵护那叫一个细,眼皮一贴蛋壳便知鹤雏发育得怎样。从巢材到食物,从卵壳朝向到孵化温度,从防御天敌到野外驯化,老赵把丹顶鹤没想全的“操心事”做齐了。为完整掌握鹤卵孵化情况,老赵能一连30多天日夜守候在辽宁鹤类繁育保护站。每两个小时晾蛋一次,调温调湿。难怪人称老赵为“鹤爸”,丹顶鹤破壳第一眼望见的就是他。
丹顶鹤和老赵亲,在野外放飞丹顶鹤的时候,常有丹顶鹤流连不去。“丹顶鹤是重情的鸟,当它失去伴侣落单的时候就会发出鹤唳。我学着发出凄厉的鹤鸣,警示它们野外生存得学会避人。”老赵噙着眼泪,尖锐地吹着哨,轰着赶着他一手养大的孩子们,直至飞走,再也不见。
盘锦又称“鹤乡”,是丹顶鹤大陆种群的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及停歇地。全球丹顶鹤种群数量不足3500只,老赵和他的同事们成功繁育丹顶鹤300多只,先后救护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500余只,人工繁殖其他鸟类1000余只。
30多年了,目送一拨又一拨丹顶鹤飞走,老赵还站在原地。若说没变化,住的还是石棉瓦房,穿的还是土了吧唧。若说有变化,曾经的大学生帅小伙,晒成黑脸膛,爬出深皱纹。
在盘锦和老赵一般爱鸟护鸟的人,数不过来。有“地球奖”获得者、黑嘴鸥“代言人”刘德天,有只许鸟啄果不许人打药的鸟乐园“头头”任玉书……
他们,图啥?
世上总有不为钱而做事的人。默默的“老赵们”,默默的答案——真热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路清风入怀,一路碧水洗心,一路苇舞撩人。盘锦苇海之阔大,居世界滨海湿地之最。微冷的风在苇尖尖儿上掠过,缓缓地将大片大片的芦花染红、染黄、染白,像变幻的滤镜一样,让人们记得春天来过、夏天也来过。盘锦人心性亦大抵如苇,质朴坚韧,温不增华,寒不减色。
骤然而起,倏然而落。震撼的大片也来了——鸟浪。众鸟翔集,不遗余力地向地上每一位铁子奉献着自己精彩的演出。大规模的迁徙,是鸟儿本能追寻不断加深的群体记忆。盘锦,无疑是一个值得牢记的可靠补给站。近2500平方公里的湿地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88种,鸟类315种。记录迁徙最大种群有丹顶鹤800余只、东方白鹳1000余只、黑嘴鸥10000余只……
翻飞着、跳跃着,叽喳诉说着久别重逢的喜悦。鸟儿旁若无人的深情流露不经意间触动了盘锦人的心。岁月的斑驳与生命的沉静在此刻相拥。
啧啧,盘锦生态,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