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完善

本报记者 潘卓然

水利部近日发布消息,截至目前,全国重点水毁修复项目总修复率达82%,预计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其中,京津冀三省(市)涉及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水毁修复项目共412处,目前修复率已超79%。

2023年7月底至8月初,我国海河流域发生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花江流域部分支流发生超实测记录洪水。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汛后为加快水毁修复进度,确保主汛期前完成修复任务,恢复防洪功能,水利部组织各地逐项目建立台账,明确修复责任人、主要修复内容和修复时限。每月通报水毁修复进度,督促进度较慢地区加快项目实施。

针对北京、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五省(市)受灾较重、修复任务较重、受冬季低温冰冻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水利部指导五省(市)优化前期工作程序、配足施工力量、加大协调力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计划自今年4月份起对海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重点水毁修复项目开展督查暗访,聚焦修复责任落实、项目台账管理、修复进度等方面,及时发现、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水毁工程修复质量、修复进度。

水利工程建设修复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针对去年部分地区出现的汛情灾情,中央财政增发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介绍,截至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商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全部下达了1万亿元国债项目清单。

“本次增发国债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共设置了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等8个投向,水利领域全口径安排国债资金额度超过了本次增发国债总规模的一半,支持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支持力度,督促地方高质量推动项目实施,切实管好用好国债资金,提升防洪治理能力。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为全力做好国债水利项目实施,水利部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尽可能多地增加实物工作量;推进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对已完成审查审批的项目,抓紧做好招投标、三通一平等准备工作,能开早开;对尚未审批的项目,加快前期工作,抓紧用地、环评等要件办理,推动项目开工建设。目前,重大项目方面,国债支持的长江安徽铜陵段治理、江西乐平水利枢纽、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等重大工程已开工建设。

“目前,全国已实施增发国债水利项目1488个,完成投资293.1亿元,总体进展顺利。”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地方全力以赴抓好灾后水利建设工作,加快补齐防洪工程体系短板,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

一方面,优化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加快完成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提高河道的行洪泄洪能力,增强洪水调蓄能力。

另一方面,全力推进一批骨干防洪工程建设,实施台账管理,强化要素保障,力争多开早开。同时,提升洪水风险防控能力,加快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重点围绕流域防洪、水库调度实际需求,加快构建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构建科学精准的防洪调度体系,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减灾效益。

2024-03-12 本报记者 潘卓然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1135.html 1 <p>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完善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