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民智 促发展 惠民生
——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综述
保护建设美丽海湾,完善自动驾驶标准,规范知识产权商业维权行为,修订文物保护法,提升乡镇消防安全治理能力……2023年,从一份份反映人民意愿和呼声的代表议案建议到一项项促发展惠民生的实在措施,代表议案审议和建议办理实效不断提高,充分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深入一线 广泛调研
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将在考古一线碰到的问题归纳提炼,并征求了不少文物和旅游地管理者与所在地居民的意见,形成了修订文物保护法的议案。杭侃代表与其他代表一起,推动文物保护法修订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3年年度立法工作计划。2023年10月20日,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首次审议。
2023年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人大代表们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真实反映民意、广泛汇集民智。代表们加强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通过积极参加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活动,充分利用代表小组、代表家站等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结合实际开展日常调研,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到有关议案建议中。
“代表们牢记‘国之大者’,对一些带有共性、普遍性的问题,从法律、政策层面积极推动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傅文杰说。
精准交办 全程沟通
怎样才能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壮大全科医生这支居民健康“守门人”队伍?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燕经过实地调研后,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培养的建议》。
此建议交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办前、办中和办后三个环节听取李燕代表的意见,解答有关政策措施和工作进展,体现全过程沟通、精准办理。
代表建议传递人民呼声,承载着沉甸甸的人民期盼,既要精准交办,压实责任,也要畅通渠道,及时沟通。
如今,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建好后,实现了代表议案建议从提出到办理、反馈的全流程信息化,工作时效不断提高。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基础。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
首次召开代表建议办理推进会、首次召开代表建议综合分析座谈会、首次制作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首次召开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首次进行典型案例宣传……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通过建立台账、定期通报、召开会议、加强培训,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压实了承办单位的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紧盯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进度和实效,确保了8314件建议得到按时保质保量办结,同时将建议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回应关切 务求实效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议案271件,交由全国人大9个专门委员会审议,均已审议完毕;代表提出建议8314件,交由204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均已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
在代表议案审议和建议办理工作中,各承办单位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使审议办理代表议案建议的过程成为联系群众、改进工作的过程。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理的议案共有44件。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副主任杨毅表示:“我们做到办理过程与每位议案领衔代表协商沟通,办理结果向每位议案领衔代表及时反馈,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代表建议办理扎实深入。有的承办单位创新举措,提升办理质效。如文化和旅游部通过确定内部重点建议的方式推进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民政部深入10个省份25个地市42个村(社区)、62家养老服务机构实地调研了解问题。
代表建议在办理中落地见效。代表们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建言献策。去年以来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中都有代表议案建议的影子——
生态环境部吸纳代表相关建议,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在总结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部署提出新时代污水治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加快构建数据产权、交易流通等制度规则。
“我们期盼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工作上来。”傅文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