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述评③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并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等作出部署。
业内认为,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强调,做乡村产业不能丢了农业这个“本”,要紧紧围绕做强农业这个中心环节,延长产业链,嵌入新要素,打造新优势,创造新活力。在此基础上,立足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让农业成为汇集整合资源、生态、技术、文化等各种要素的“百宝箱”。
去年,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9万家,营业收入预计达20万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总体看,乡村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强化了农业食品保障功能,拓展了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功能,凸显了乡村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但仍然存在产业链条短、融合层次低等问题。一些地方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较低,一些地方同质化现象较突出。要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农耕文化为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促进食品保障功能坚实稳固、生态涵养功能加快转化、休闲体验功能高端拓展、文化传承功能有形延伸。
把握重点分类施策
产业发展好了,乡村才能聚人气。乡村产业的成长,须把握重点,分类施策,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现阶段乡村产业发展重点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和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是乡村产业的“腰”。2023年,有关部门聚焦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开展全产业链研究,支持21项农产品加工领域农业行业标准立项,引导各地提升建设1600个农产品加工园。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52∶1,远低于发达国家3.5∶1的水平。要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重心下沉县城、中心镇和物流节点,推动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同发展,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农村流通是乡村产业的“肩”。农村流通贯通城乡、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不过,农村流通依然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表示,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对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等作出部署。特别是农村电商,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藏在深山沟里的土特产搭上电商平台,也可以进入都市百姓家,这方面要支持加快发展。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6%,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缩小到2.39∶1。也要看到,巩固农民增收势头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因此,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
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目的就是巩固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经营项目,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把给农民的各项补助补贴补到位。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
脱贫地区要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农村部帮扶司副局级乡村振兴督查专员杨炼说,帮扶脱贫地区乡村产业,重点是巩固成果、分类提升。今年要继续在脱贫地区规划发展市场前景好、群众意愿强的新产业,深入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支持脱贫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同时,加强对帮扶产业的分类指导,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促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