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印发指导意见——
2027年基本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挖掘气候资源潜力,优化完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产业链条,提升气象服务旅游康养能力,因地制宜开发气候生态产品,拓展“两山”理论实践路径,做好气候生态资源利用文章。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亚伟介绍,气候生态产品是指以气候资源为基础,用于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稳定、提供必要的生态服务和对人类居住环境质量产生积极影响的生态产品。气候生态产品不仅包括基础的生态气候要素,如优质的空气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还可能涉及到由这些基础产品衍生出的其他绿色产品和相关的旅游、康养、休闲等服务产品。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优质的生态气候为开发生产绿色农林牧渔产品提供天然本底条件,结合当地气候与物产特点,有效组织开发农林牧渔绿色产品生产,最大化实现优质气候生态产品的溢价增值。”王亚伟表示,气候生态产品不仅能促进商品增值,还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动气候生态资源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
意见明确,到2027年要完成四项目标:全国基本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确立并完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形成以县域为单位的气候生态资源谱系,气候生态资源普查评估能力得到提高;建设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高价值气候生态品牌,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提升品牌增值能力;气候生态服务体系健全、种类丰富、技术完善,气象保障民生、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意见提出四方面16项重点任务措施。一是开展气候生态资源普查评估。联合相关部门摸清气候生态资源底数,开展气候生态资源摸底普查并加强成果应用;加强气候生态资源潜力评估,编制精细化区划系列图谱。二是提升气候生态服务业务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分灾种、分行业、分区域、分时段开展重大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评估,强化生态安全气象保障服务。三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设分区域、分品种的气候生态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及溯源系统,赋能气候生态产品增值;建设气候康养示范基地,组织开展体验式科普活动。四是开展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并开展核算业务,推动核算结果在地方规划、重点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方面得到应用。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以开展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示范活动为抓手,构建了具有气象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了气象服务与地方文旅、康养产业的有效融合。”王亚伟表示,下一步,气象部门将重点形成国省联动的业务布局,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各项重点任务精准落实;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使气候成为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