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山西打造平台促创新

本报太原1月27日讯(记者李红光、梁婧)近年来,山西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山西省日前出台《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5个配套政策,目标是到2026年,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达到1000家,率先打造“晋创谷·太原”先行区,聚焦先进制造、能源和新能源、半导体材料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去年12月,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揭牌成立,目前已有5所高校院所68个科研团队和初创企业入驻。山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俊义介绍,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将依托太原市先行建设起步区、先行区,运营成熟后在全省逐步推开,选择基础条件好、创新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复制推广,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统一纳入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最终形成全省域“谷区”。

为支持该平台建设,山西省将设立科技创新天使投资基金。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永胜告诉记者,山西将原有的落实天使投资基金职能的政府投资子基金升格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平台直接管理的母基金,基金规模由原来的3亿元增加至20亿元,并开放基金扩容口子,欢迎并鼓励各级政府、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方面积极参与基金设立。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2023年,山西省按照“先立后破、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分批推进”的原则,通过充实、调整、整合、撤销、新建的“五个一批”方式推进优化重组。全省批准重组新建21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厅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共同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变为产业增长点,山西省工信厅通过构建省级重点产业链、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抓手,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

据悉,2023年,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年度支持资金总额和项目数量均实现新的增长。按照“跟着走”“抢着走”“领着走”分类推进科技创新,在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能源革命、新型储能等领域,系统谋划一批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余家。

2024-01-28

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8699.html 1 <p> 山西打造平台促创新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