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构建新型总部发展模式——
以新带老释放优势潜能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是一家新企业,却管着一批“老字号”。
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助剂厂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这些成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字号”,于2019年被划归到新组建的甘肃科技投资集团。
“老字号”虽然名头响亮,但积累的问题也多,如资产负债率高、主业不突出、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管理体系不健全、发展动力不足等;“老字号”虽然问题多,但转制后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及较多的创新平台,可以很快将成果转化为产品,再将产品培育成产业。
“面对困难与优势,我们通过实施‘一院一策’‘一业一策’,不断夯实产业根基。同时,集团构建体系化的新型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市场化、教练型、服务型’总部。”甘肃科技投资集团董事长吴树宏告诉记者。
经过5年改进创新,甘肃科技投资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亿元以上、营业收入51亿元以上、利润总额6600多万元。
转变思路观念
“十几年前,我刚入职时科研项目少,干与不干一个样。2010年我们院收入3000万元,基本上都是项目经费。”甘肃省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卫平说,“2015年公司提出‘面向市场’,但有部门连每年7000元的创收任务都完不成。该找谁,对接什么业务,大家都不知道。”
现在,成果转化从小试、中试到产业化,每个阶段公司针对成果都有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加大激励力度,公司已经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我们在甘肃省兰州市国家级新区投资建设的受阻酚及乙烯基新材料项目,投产后预期年营业收入可达8亿元。”李卫平告诉记者。
守着科研项目过日子,是转制类科研院所以前的生存之道。重新组建后,甘肃科技投资集团“逼”着大家换个活法。“靠项目维持小日子,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科研能力也会逐渐弱化。”吴树宏说,“新集团”要带着“老院所”在市场上获益,从小日子变成好日子。
为此,甘肃科技投资集团充分发挥转制类院所关键技术研究优势,依托市场确定产品开发与技术研究方向,动态实施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计划,引导创新资源向市场潜力大的产品聚集,畅通“市场—研发—产业—市场”的创新链、产业链循环。
“以前我们是服务型机构,主要营收来自科研课题和咨询服务。项目结题后,归档成册,基本不考虑成果转化或者产业链延伸。”甘肃省轻工研究院副总经理张晓雪说。
2019年以来,甘肃省轻工研究院梳理近年来积累的50多项技术成果,开发出养生酒、浆水饮料、青稞奶茶等30多个特色新产品,创造1000多万元的收益。在工程咨询业务上,也从之前的只做前期延伸到从产线建设再到项目投产的全过程。
“还是这些人,还是这些事,但思路和观念转变了,科研方向也从只关注行业前沿到关注企业和市场需求转变。”张晓雪告诉记者。
激发创新活力
在甘肃科技投资集团的“大家庭”中,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是相对独特的成员:有成熟的实体产业,有丰富的市场经验。但是企业的涂料、管业等传统主业,也面临发展难题。
“并入集团后,我们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等发生了很大改变。集团领导每次来调研,也会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思路。”西北永新集团总经理文立新说。
针对涂料产品大而全导致市场应对速度慢、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西北永新集团整合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和销售环节,对外聚焦市场需求、对内聚焦创新能力,培养产品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以前,研发人员在最前端,将技术方案交给生产环节,我们再根据产品去做销售。现在,销售人员在最前端收集需求信息,然后公司再精准研发产品、进行生产。”西北永新集团市场营销部部长马翠霞说。
根据各下属企业的特长和优势,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明确产业格局,梳理形成急缺关键技术清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重大战略实施落地。以产业化项目为抓手,以产业投资新平台为载体,加快培育关键助剂、涂层新材料、饲草机械、中深层地热、技术服务等优势产业,加强上下游协同、集群化发展,激活全集团的“雁阵效应”。
一项中深层地岩热供暖技术,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不仅做到了工程化应用,还逐步打造了产品体系。目前,该院在建和投入使用的13个中深层地岩热供暖项目,供热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累计申请31项中深层地热技术相关专利,设计院还编制了《甘肃省中深层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仅仅掌握技术还不够,我们正开展专用材料研究,进一步打造核心产品。”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技术总监胡永权介绍,2023年,设计院已立项内套管、外套管、封堵材料3个项目,目前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
“市场化导向树立起来后,集团总部就要做好服务,分析每个下属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当好教练,形成‘小总部、大产业’的布局。”吴树宏认为,“教练型”总部,既要教也要练,不能简单地印发制度和指标后就只考核,而是要带着大家在市场中摸索,发挥各自特长,学会“游泳”。
强化市场导向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目前拥有创新(服务)平台159个,拥有各类行业资质76个,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07人。如此厚实的科研“家底”,如何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赋能?
“以前习惯用项目经费保障日常运行,进入市场的魄力和能力不足。”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总经理于文龙说,他们的突破口就是找准研发与市场的结合点,立足自身所长。
针对研发强、生产弱的问题,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鼓励研发中心和采购营销部职工下沉基层一线,在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在院研发中心时职级高、待遇好、压力小,所以刚下沉一线时还有点抵触情绪。”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科研带头人丁立利说,慢慢适应新工作后,才意识到科研创新要以实际生产高效耐用的产品为目的。在一线,新技术和改进成果能够马上得到应用,能极大提高研发效率。公司研发出的圆草捆打捆包膜一体机系列产品,不仅实现国内领先,还实现了当年研发、当年生产、当年创收。
尝到了市场化的甜头,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持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下属的农机公司也从每年只能生产三五台农机的院试制工厂,成长为年产各种型号打包机的甘肃省饲草机械装备产业链主企业。农机装备业务板块职工人均收入10万元以上,相比成立之初增加4倍。
为推进科技与产业互补,甘肃科技投资集团实行“揭榜挂帅”“合同科研”等项目组织方式,推行“市场—研发—产业—市场”一体化管理机制,突破关键技术3项,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13项。4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率达100%,实现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销售收入24亿元以上,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27.86%,较2019年增长3倍,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39%以上。
近年来,甘肃科技投资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超5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27%。集团已登记备案的新产品新技术62项,新增授权专利339件,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46项。
“研发投入不仅要看增长,还要看方向和产出。下一步,集团还将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和创新效率,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技术总监罗志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