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黑龙江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本报哈尔滨12月22日讯(记者吴浩)今年,黑龙江粮食生产迎来“二十连丰”,粮食产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有力提振了龙江振兴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当前,黑龙江聚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在绥化市兰西县,总投资8亿元的哈达农产品国际物流园项目近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成为哈尔滨以北最大的水果、蔬菜、生鲜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黑龙江农业优势明显,农产品富集。未来,园区将会呈现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繁荣场景。”地利集团副总裁曹心怡告诉记者。

绥化市北林区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全周期服务工作,今年年初以来,北林区共签约项目28个。“2万锭亚麻汉麻湿纺纱数字化(智能化)生产项目投资达2亿元,年可生产亚麻纱3600吨,实现产值2.5亿元。”黑龙江润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项目经理田龙说。

近日,哈尔滨迎来今冬冰雪旅游旺季。1月至11月,哈尔滨新区接待旅游者突破876万人次,同比增长73.49%,实现旅游景区门票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99.65%,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向好,哈尔滨新区也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截至目前,哈尔滨新区共计新签约产业项目68个,协议额697.52亿元,同比增速68.97%,投资领域涉及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五常市通过开展政商沙龙活动,搭建政企“连心桥”,帮助企业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今年以来,五常市举办政商沙龙活动13次,参加企业90余家,为企业解决问题90余件,实时跟进17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情况,推动项目顺利落地。”五常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说。

佳木斯郊区聚焦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开展招商,促成18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额达90亿元以上。郊区深化“放管服”改革,42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综合一窗办理,网上可办率达100%,行政审批总时长缩减95%,积极解决项目融资、用地需求等难题,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黑龙江省药监局稽查五处创新服务理念,组织辖区内药企“互检、互促、互学”,帮助企业找不足、补短板、促提升。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在活动中既能学习到其他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又能通过检查同类企业发现自身不足,有利于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共同提升。

“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总体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表示,黑龙江将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业链招商,加快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12-23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6585.html 1 <p> 黑龙江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