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推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赋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积极承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4项国家和省级试点,聚焦“源头管控、过程治理、示范引领”关键环节开展制度创新,率先形成一套协同增效新模式、建设一批减污降碳样板工程。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突破2100亿元,占全市比重持续上升。PM2.5现状值、水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指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等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排名前列,区域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优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相关创新做法已入选相关部门“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案例”,并向全省推广。

构建源头管控协同机制,锁定减污降碳重点对象,夯实生态环境管控基础。积极承接“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国家试点,率先搭建起“两库一清单一网格”,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有力支撑。“两库”是以电力、热力、石化、氯碱等行业为重点,遴选减污降碳协同性好的措施和手段,构建重点行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措施库和技术库;“一清单”是筛选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工业企业200余家,系统整合环境统计、排污许可、污染源普查、重点工业企业碳核查等多源数据,在全国率先推行“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一体化清单”;“一网格”是把网格化管理理念引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每500米×500米设置1个管控网格,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高、污染物排放高的双高行业进行标记,共识别出15个污染物和碳排放双高热点网格,占全区99%的二氧化碳排放、92%的PM2.5排放、80%以上的SO_2、NOx、VOCs、PM10排放。

构建过程治理协同机制,实现减污降碳点面结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依托全国排污许可执行报告自动审核试点区域,创新排污许可“1+1+N”管理新模式,即通过出台1个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办法、搭建1个排污许可大数据智慧平台、拓展N类环境大数据应用场景。推动排污许可证审批到监管全流程优化,有效解决了排污许可执行报告人工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业务办理整体提速60%以上。创新提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学。积极承接“工业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国家试点,创新提出一套包含21个步骤的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学,并率先建立《化工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化工园区清洁生产绩效评价方法》《化工园区清洁生产管理体系要求》等3项指标体系。截至2022年底,烟台化工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由0.821吨/万元降至0.709吨/万元,整体清洁生产水平由三级提升至二级。

构建示范引领协同机制,打造减污降碳样板工程,放大减污降碳示范效应。积极争取辖区企业首批承接“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省级试点,率先形成化工行业项目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评价方法,累计获评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2个、国家绿色工厂8家。在生产端,支持本土龙头企业与国内大型新能源利用与节能技术企业共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将烟台化工园区循环水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为园区生产供应高品位热能。同时为烟台市区的冬季采暖提供清洁热源,每年可节约26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0万吨。在回收端,通过鼓励企业员工技术创新,先后征集节能降耗创新项目1100余项,节能量达29万吨标煤,实现二氧化碳减排90余万吨。在胶东地区率先布局1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建设辐射山东半岛二氧化碳核心供应基地,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数据来源: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广告

2023-11-14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84209.html 1 <p> 推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赋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