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高新区
探索“三位一体”金融服务新模式
如何有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山东省烟台高新区探索推行政策、平台、产品“三位一体”金融服务新模式,找到了解决“轻资产”企业融资难的有效路径。
烟台高新区强化有效制度供给,坚持用“实招硬招”“真金白银”吸引金融人才机构落户,对金融机构给予最高500万元落户补助、对基金机构按照实缴规模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2022年以来,全区新增各类基金50亿元,总规模突破200亿元。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创新推行“创业担保贷”与“银担二八分险”相结合模式,将全部由创业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改为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按2∶8比例承担,实现风险共担共管。同时,对于市融资担保集团在高新区开展的业务实际受到的代偿损失,在国家、省和市3级补偿的基础上,再提升10%的补偿标准,撬动有限担保资源向区内企业流动。目前,全区在保规模2.71亿元,较政策执行前翻了3番。
烟台高新区依托市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为企业融资增信,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政银互动、共赢发展。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企业“少跑腿”,目前区内进驻企业299家,发布融资需求284个,进驻银行机构8家,发布金融产品31个,已融资金额7.6亿元。为确保各项惠企助企政策落到实处,高新区成立金融服务企业专家团,摸排重点企业205家,新增卓越新能源、博源科技等融资需求企业项目21个、意向融资金额8亿元,推送至金融辅导团队精准对接,匹配融资方案。同时,针对区内轻资产企业特点,引导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重点为科技研发型、智力资本型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普惠金融服务。目前,全区8家银行机构中,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5家银行机构开设科技支行,覆盖面超60%。2022年,全区银行机构累计帮助经营主体获得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5.1亿元,增幅40.1%,占比12.5%,较年初提高3个百分点,普惠助力实体成效位居烟台市前列。
烟台高新区推动人才价值与资本力量耦合发展,支持人才开展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将风险补偿比例提升至80%。同时,出台贴息政策,按照LPR的60%给予最高20万元贴息补助,减轻了企业负担。丰富“科信贷”“成果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产品供给,将企业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评估作价,作为融资依据。截至目前,全区29家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获得7.7亿元贷款,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重点扶持区内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高成长企业,助力企业挂牌上市。目前在投10支参股产业基金,认缴规模20.45亿元,累计对外投资项目63个,投资金额9.35亿元。
(数据来源:烟台高新区综合管理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