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处澎湃绿色动能
渤海湾畔,水碧天蓝。站在山东东营广利港极目远眺,一座座白色风车随风转动,发出的绿电源源不断送入千家万户。不远处的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内塔吊林立,码头上的红色门机忙碌不停。两套10兆瓦、重400余吨的海上风电机组离开厂区后,正准备运往渤中风场。
去年,山东省规划了渤中等3个大型海上风电基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机遇,规划建设了总投资480亿元的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东营市广利临港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磊告诉记者,该产业园于去年4月份开工,仅一年时间,吸引来中船海装、金雷重装、三一重能、天能重工等重点项目陆续投产,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18MW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建成山东省首个风电设备大型专用码头等项目,预计年内可实现产值50亿元。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石油开采及石化工业已有近40年发展历程,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0%以上。为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坚决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去年以来,东营市着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将年产原油近30万吨的300处油井全部退出基础上,全力支持服务油田勘探开发、增储上产。同时,坚持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条腿走路”,推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筑牢黄河入海处的生态屏障。
走进位于东营的胜利油田营二井区,一排排光伏板环绕在井区周围,“风光热储”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系统源源不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日夜耕作的油井提供动能。
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国家队”,胜利油田积极构建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陆海风电、余热利用、地热光热等新能源业务。目前,胜利油田投产新能源项目171个,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346兆瓦,年发用绿电超4.8亿千瓦时,油气生产用绿电占比达17%,各类新能源项目年节能14.4万吨标煤,碳减排53万吨。
截至今年上半年,东营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64.56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50.3%。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增速位居山东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