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新赛道
“自打屋顶上种上了‘小太阳’,现在晒晒太阳就能赚钱,这成了我们的‘阳光存折’。”顺着山东淄博市桓台县太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耿波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屋顶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蓝色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为这处集餐饮、生态游等于一体的绿色发展基地增添十足的科技感。
据了解,太奇光伏绿色发展项目每天发电量达7000余千瓦时,年收入达250余万元。“我们基地采用全额上网的发电模式,太阳能发出的电全部上网,在冬夏负荷高峰时期,能相应减轻一部分电网负荷压力。按照冬夏季空调满负荷运行时的用电量计算,居民每户每月用电200千瓦时至300千瓦时,我们一天的发电量能满足周边700余户居民一天的用电量。每月供电公司都会为我们结算分布式购电费,给我们带来了切实可观的利润。”耿波说道。
据国网桓台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刘道寰介绍,太奇公司采用全额上网的发电模式,发电量将通过10千伏小庞线上网消纳,供给周边高王村、史家村等14个村子用电。目前,桓台县已完成5716户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92.81兆瓦,每月分布式光伏购电费发放900余万元。桓台县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
“氢能的布局最早在2003年,是跟氯碱离子膜同时起步的一个行业。那个时候全球对氢能的认知有一些反复和波动,包括到底是氢燃料电池好还是甲醇燃料电池好?还是其他燃料电池更好?但是大家统一的认知是未来能源一定会有重大革新。”这是北京大学材料学院师生来桓开展工程实践调研的一幕,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所所长王丽围绕“拥抱氢能时代”主题向师生们呈现了东岳的创业发展历史和东岳氢能的产业链图,讲解了东岳有机硅、膜材料、氟硅材料和新型冷媒的技术路线。
为加快实现氢燃料电池膜产业化和市场化应用,2017年12月,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建成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燃料电池膜及关键材料供应商。“这款氢能源汽车加氢只需要3分钟至5分钟,便可以续航600公里至800公里,即使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行驶。”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华介绍,该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是质子交换膜,这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长期稳定运行的保障。
近年来,桓台县聚力打造中国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中国膜谷。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明的全新燃料电池质子膜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以其全新的结构在实际氢燃料电池中表现出优异性能,该质子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燃料电池汽车。
“目前东岳氢能生产的质子交换膜只有10微米,寿命比国外产品长一半,解决了燃料电池膜国产化难题,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且全面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王丽介绍道。东岳氢能质子交换膜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燃料电池汽车,实际行驶里程超3000万公里,单车行驶里程超11万公里。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产品已与国内外下游领先企业开展合作,助力淄博市成为燃料电池汽车五大示范城市群合作城市。
机器轰鸣,吊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不断穿梭作业。在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一个工业级、食品级液体CO_2项目正在紧张建设施工中,该项目通过捕集提纯,将CO_2变成可降解塑料乃至可乐、啤酒等日常消费品中的原料。
CO_2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和环境保护,是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桓台县工业级、食品级液体CO_2项目总投资4.3亿元,占地101.8亩,主要是对生产装置产生的CO_2进行捕集提纯,实现资源再利用。整套装置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产品质量高等特点,CO_2产品收集率高达92%(工业级),比当前在用一般工艺高5个百分点。项目生态效益显著,每年可减排CO_2100万吨,相当于植树900万棵,被誉为工业“森林”。
山东金诚石化集团副总经理周志强说,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完工。建成投产后,生产高纯度的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作为企业产业链发展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等装置的原料;同时,生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积极力量,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淄博市桓台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徐庆堂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效、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推进桓台县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