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生态红线
不久前,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现场,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成果。蓝皮书显示,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19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全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以及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治理”和“增绿”成效显著。日益严格的生态环境执法督察为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和生物多样性作出突出贡献,基本守住了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3条红线。同时,我国绿色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在产品端,有3万多种代表性绿色产品,覆盖原材料到消费品供给全链条;在生产端,截至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2021年至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8%,重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总量大幅提升。
不过,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系统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太高,系统稳定性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政策方面,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规范亟待完善,环境保护督察力度有待提升;在市场方面,尚未形成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格局。对此,需要稳妥施策,在划好生态保护红线的同时,更要守好护好。
要优化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和方法。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标准1300余项,主要集中在水、空气、土壤监测领域。生态保护红线提供了一个整体看待生态空间的视角,有助于指导现有监测标准的缺项补充,并协调统一现有标准的关键指标。在重要检测目标物和污染物清单制定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系统性更新清单和对应检测技术的需要。对于各项目检测的合规阈值也应对照新阶段区域生态环境管控目标进行调整。而在更新检测标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科学化生态环境监控水平。
还应提高山水工程生态屏障建设质量。自然生态环境中包含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山水工程作为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多万亩。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角度为跨行政区划的生态区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避免了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两条红线的争地问题,并从生态环境整体角度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提升修复工程的质量。在确保生态区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的基础上,重面积也重质量的山水工程可以培育更加健康稳定、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依托山水工程建设生态屏障,可在生态区内加强对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结合国家公园的建设经验,营造合理的绿化景观空间,盘活特色生态产品,统筹生态和社会价值的协同发展。
更需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价值实现的前提是价值核算,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为保护区资源开发加以限制的同时,提升了保护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便捷性。通过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进行生态标识、碳标识、绿色标识认证,生态保护区及其产品便拥有了“价格标签”。要加紧建设全国性的生态资产权益和生态经营性产品交易平台,尽快打通生态资源资产化路径,活跃生态产品供给。通过科普宣传,提升居民对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产品标签的认知度,使其了解生态产品在性能和环境友好方面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市场对生态保护的反哺作用,形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