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近期受台风和强降雨影响,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巡查值守,紧盯防汛重点部位,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本期特邀专家围绕防灾减灾救灾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极端天气诱发洪涝地质灾害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对洪涝和地质灾害有何影响?

王国复(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造成洪涝地质灾害的成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极端灾害性天气、水系特征、地形地貌和本地气候特征等。水系特征方面,支流较多、河道弯曲、缺少入海河道、地势低洼等,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地形地貌上,坡度陡、岩土碎、结构松散,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造成洪涝地质灾害的直接诱因,近期京津冀鲁豫等地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是在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携丰沛水汽北上、华北北部“高压坝”拦截,太行山和燕山山脉阻挡抬升等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暴雨事件会变得更强、更频繁。例如,在全球1.5℃温升下,当前20年一遇的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将增加10%,100年一遇的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将增加20%;在全球2℃温升下,当前20年一遇的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将增加22%,100年一遇的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将增加45%以上。同时,由于人口总量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类与森林、河湖争地,过度采伐森林、破坏植被、填占湖泊等活动破坏了系统平衡,增加了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概率。

近年来,我国短时强降水纪录不断刷新。2021年7月20日郑州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我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

从全球范围看,多国也频遭极端降水影响。以巴基斯坦为例,2022年该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增强,西南季风携带大量的暖湿气流输送至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等地,并与来自北方大陆的气流反复交汇,造成巴基斯坦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巴基斯坦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多地罕见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北部山区冰川融化并影响河道径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洪排涝压力,洪涝灾害最严重时有3300余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以上。

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部分地区因极端强降水引发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增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1961年至2017年,中国许多地方的洪水风险有所增加;印度1978年至2006年洪水灾难导致的死亡人数有所增加。由于亚洲大部分地区强降水量增加,洪水频率和强度也将发生变化。随着气候变化,中国洪水或将不同程度增加,南亚将遭受更加强烈的季风洪水,特别是随着快速城市化,东南亚地区流域性洪水造成的损失将大大增加,山区不断变化的融雪状况可能造成未来中亚春季洪水提前。此外,大多数非地震致命滑坡事件由降雨引发,受强降水增加和永久冻土融化等影响,未来亚洲部分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和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地区等,山体滑坡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据紧急灾难数据库统计,全球洪水灾害发生次数明显增加。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全球分别发生洪水灾害181次、314次、620次和1012次,21世纪第一个十年发生1912次。全球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同样呈增长趋势。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全球分别发生地质灾害102次、133次、218次和328次,21世纪第一个十年发生357次。

为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据《中国防汛抗旱公报》统计,2011年至2020年,我国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河流数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从2011年的260条增加到2020年的836条,而洪涝灾害受灾人口从2010年的21084.68万人次减少到2020年的7861.5万人次,死亡失踪人口从4225人减少到279人,直接经济损失占比从0.93%减少到0.26%,应对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如何?有哪些优势和特点?

张小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应急管理部,并将其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这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

随着我国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获得较大提升,有效应对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河南特大暴雨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2018年至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比前5年下降54.3%。实践证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适应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需要,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特点,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安全防范、处置突发事件。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呈现以下优势和特点。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生活。在应对自然灾害中,各有关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把解决群众所需、为群众解困排难作为救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8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听取当前防汛抗洪救灾情况汇报,研究下一步做好防汛抢险救灾、群众生活保障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举措。会议指出,千方百计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全面做好环境消杀和卫生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加快修复道路、供电、供水和通信等设施,广泛发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二是坚持统一指挥与协调联动。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由党和政府统一领导部署,各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形成协同应急救灾的巨大合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注重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专业优势,在健全责任体系、优化指挥机制、完善法治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从工作队伍到救灾款物、从应急救助到过渡安置以及恢复重建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在防汛救灾中建立健全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各有关部门紧盯汛情发展变化,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滚动会商研判,根据预案和研判结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适时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协助地方做好防汛工作,进一步强化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基层防汛责任人第一时间采取防范应对措施。

三是坚持发挥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应对灾害上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既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主要职责,又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全民参与。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有效协作,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救灾局面,显示出强大的救灾社会动员能力。同时,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组织优势、宣传优势,高效组织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

四是坚持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相结合,预防与处置相结合,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既注重完善应急处置的制度和措施,又重点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和预警做出系统而详细的安排。建立由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以及武装部队等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为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应急管理配套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有所滞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预案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应急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应急救援保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有待强化。

高效应急智慧救灾

现代科技在助力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袁宏永(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近期,台风“杜苏芮”导致多地受灾。现代科技赋能使得台风暴雨等气象预报更加及时、精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从区域到全球、从天气到气候的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业务体系。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台风路径预报准确度等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现代公共安全科技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防灾减灾救灾各个环节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方面。

现代科技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上的应用日趋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现代化程度提高,我国大城市、特大城市及城市群逐步形成,灾害风险源类型增加,面临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压力。依靠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及其联合体逐步开发先进的风险隐患识别、分析与评价、防范与控制技术等,在城镇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综合规划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目前已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通过普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10亿条,并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推动普查成果应用,国家普查基础数据库已具雏形,数据库共建共享共用稳妥推进。国务院普查办组织相关单位利用普查数据成果,针对极端情境下人口、房屋建筑、道路可能面临的灾害风险及影响,开展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杭州亚运会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并提出安全保障工作建议。

现代科技提高了灾害风险预警时效性和准确性。我国灾害事故易发频发,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明显,监测监控、预测预报、预警与发布等关键技术,可有效提高预报预警时效性和准确性。针对城市综合监测、预警等需求,需建立物联网感知、多网融合传输、大数据分析、专业模型预测和事故预警联动的“全链条”城市防灾减灾技术体系,构建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道路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空间立体化监测网,解决城市安全运行状态动态监测、风险预警、协同组织等问题。例如,清华大学科研团队近年来研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现对城市供水、电力、燃气、热力等基础设施运行高风险区的监测预警,在北京、天津、深圳等72个城市应用,监测总长度超4万公里,预警燃气燃爆险情7725起以及供排水、桥梁等险情2262起。

现代科技强化了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我国地震、台风、洪涝、森林火灾等多发,应急抢险救援任务艰巨、难度大,灾害发生后面临的断网、断电、断路也给应急救援带来严峻考验,恶劣水域环境、偏远山区的重特大灾害抢险救灾对技术装备提出更高要求。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高效应急为目标,包括灾情评估与综合研判、应急现场传感与通信、人员搜救与疏散避难等。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科研团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共同开展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安全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应急信息化体系建设,研发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应急“一张图”协同指挥技术等,应用于28个省区市148个城市,助力全国340余起灾害事故应对,强化灾害事故应急指挥救援能力。

现代科技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了更精准、及时和高效的手段,也应认识到,科技只是应对灾害的一部分手段,还要不断加大灾害预防和减灾措施力度,通过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023-08-11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8914.html 1 <p>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