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拱墅区商务社区覆盖企业1.4万余家——
工业老区闯出转型新路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新天地商务社区成立刚满一年,新增经营主体就已突破652家,同比增长148.29%。
这一显著的变化是拱墅区今年以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商圈楼宇社区化治理服务体系的缩影。
拱墅区曾是杭州的工业老区,如今却是浙江全省的“商贸第一区”,现代服务业占比达90%,区域内商贸繁荣,武林广场、杭州大厦、银泰百货、坤和中心等中心商圈楼宇林立,寸土寸金,闯出了一条转型新路。
如何“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打造全天候营商环境?按照浙江省委关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重点部署,拱墅区创新成立了浙江省首批实体化运作商务社区,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截至今年6月底,拱墅区已经成立17个商务社区,覆盖楼宇206幢、企业1.4万余家。今年1月至4月,全区商圈楼宇新引进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企业1646家,总注册资金155.12亿元,楼宇经济税收70.57亿元,同比增长13.95%。
“每个商务社区都设立了社区党组织、楼宇治理委员会和综合服务中心。”拱墅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施甜甜告诉记者,商务社区就像一个个哨点,能敏锐发掘企业的共性需求,及时提供精准服务,打造全天候营商环境。
长庆街道汇金国际商务社区党委书记陈璐就是一名商务社区社工。前些天,她结合汇金国际商务社区188家企业的属性,梳理出“拼经济开门红”政策的“汇金独家版”,上门通知每家企业并提供政策咨询。
天道金科股份有限公司入驻汇金国际已经3年,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闫伟说,以前企业碰到问题,只能去街道办事处求助。汇金国际商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后,原先要跑几公里办的事,变成了现在的“门口办”“楼下办”,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百米”由此打通。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拱墅区商务社区的建设,呈现出三个明显的新特点。
一是注重社区化实体化,服务体系突出“条抓块统、一核多堡”。从破解商圈楼宇服务半径过大、资源力量配套不足等问题入手,建立以商务社区党委为核心,综合服务中心、楼宇治理委员会为两翼的实体化工作专班,形成企业所需、职工所盼、社区能为“三张清单”,按照楼栋、企业分布划定45个专属网格,向下细分楼宇微网格,激活楼宇治理内生动力。
二是注重产业化生态化,服务机制突出“要素支撑、一路陪跑”。全面摸清商务社区产业分布和存量空间资源,着眼“延链补链”系统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级各类产业扶持政策,精准助推30余万平方米空置楼宇产业导入,同时提速重点产业企业扶持政策兑现,累计助力拨付补助资金超千万元,兑付助企资金超10亿元。今年以来,拱墅区辖内楼宇的各项关键性指标逐月提升,尤其是在地注册率、在地税收缴纳率均已达91%以上。
三是注重片区化数字化,服务效能突出“高效运转、一体智控”。一站集成“快”服务、一屏智控“准”服务、一呼百应“稳”服务。坤和商务社区推出的“楼宇平安哨”,打造“1声哨响、1分钟线上响应、3分钟到达现场、15分钟联动处置”的协同处置圈。同时实行“企业自主、物业监督、社区挂牌”的风险闭环化解机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行“红、黄、绿”三级风险等级预警,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率、化解率、清零率,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施甜甜表示,未来3年拱墅区将继续通过商务社区实体化、社区化运作,一体推进党务、商务、服务工作,实现商务社区对重点商圈楼宇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