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力促乡村产业振兴

本报记者 余 健

这段时间,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陶力罕村的仙山池冷水鱼养殖基地,每天一大早就有客人光顾。“这里养的鱼根本不愁卖。”仙山池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耿海涛说。

细鳞鲑是一种名贵的冷水鱼。2018年,耿海涛承包300亩水塘,投放2000余尾细鳞鲑苗,发展起了渔业养殖。目前年繁育数已达100余万尾,增殖放流超10万尾。最近,养殖基地的细鳞鲑鱼迎来了收获期,市场前景良好。托扎敏乡乡长张爱荣说,养殖基地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有力支撑了当地文旅资源和产业资源融合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副局长李永鑫介绍,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农牧业产业化、组织化、品牌化、融合化、绿色化、现代化为发展导向,聚焦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在培育龙头、延伸链条、园区支撑等方面一体发力。去年,市级及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169家,产业化联合体达36家。国家级产业集群及产业强镇建设稳步推进,带动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推动农牧产业招商引资并签约项目27个,投资57.7亿元。

陈巴尔虎旗民政局的陈盛楠,2018年被选派到巴彦哈达嘎查,如今已经成为驻村工作队队长和嘎查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他与嘎查“两委”积极沟通,通过多种形式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依托越来越好的人居环境,我们准备在嘎查里建设研学基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

截至去年底,呼伦贝尔市共选派驻嘎查村工作队689个,驻嘎查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283人,全市164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逐一包联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的嘎查村、乡村振兴重点嘎查村和示范嘎查村。据了解,当地668个应编尽编“多规合一”村庄(嘎查)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行政村的比例达47.67%。

近年来,阿荣旗与中国建设银行阿荣旗支行合作实施“一村一名”金融副主任计划,将“金融活水”引入农村各行业领域。据介绍,自2020年以来,当地已集中选拔148名干部担任村金融副主任,完成“裕农快贷”授信7914笔,授信金额5.75亿元。阿荣旗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干表示,该举措不仅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显著增强了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呼伦贝尔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乌仁塔娜介绍,下一步,呼伦贝尔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2023-07-18 本报记者 余 健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7580.html 1 <p> 呼伦贝尔力促乡村产业振兴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