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
前不久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早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对此,我们要深入理解和认识,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只有确保经济安全,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和可靠的物质基础。产业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能够为经济安全提供重要支撑,是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全球宏观经济治理面临不确定性,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很大影响。数字制造技术的发展在重塑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不同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重要性的下降开始使部分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这些都使我国产业安全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体系的发展,现代经济活动已经形成了极为复杂、互为嵌套的全球研发、生产、供应与贸易网络。在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体系中,要实现本国的产业安全,就需要强大的产业控制能力。而强化产业控制力,提高一国产业安全水平,则需要系统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并使三者形成保障产业安全的合力。
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虽然在全球网络中都有体现,但侧重不同。一般来说,产业链强调分工水平和生产能力,供应链强调经济循环过程中的连接程度,价值链强调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附加值差异。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开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综合地位。从产业链角度看,产业链长,意味着一国经济可孕育出的行业更富有多样性,也意味着生产供应能力强,但并不意味着产业链强,更不意味着产业链安全度和自主性高。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供应链的完备性、稳定性和及时响应速度,不仅在微观层次上保障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可循环和可持续,也为效率提升奠定了基础。从价值链角度看,一国的产业若是能处于价值链高端,就能把握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在产业链的全球布局中赢得主动,进而把握供应链的布局。
从提升产业安全目的出发,产业链的优化重点应放在产业关键节点和技术生态体系的打造上,强化产业链韧性。在全球化的分工体系中,保障和提升产业安全,并不是要通过产业链的全链国产化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在产业的若干重要节点上形成合力,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术反制能力。在供应链安全的提升方面,对不同的产品要有不同的策略。目前,我国的初级产品及一些高科技领域的产品,对外依存度还比较高。对于初级产品的供应,重在优化供应链结构,形成多样性的供应来源。对于高科技产品,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化解断供风险。还要看到,当前发达国家主导全球价值链、占据高附加值环节,主要是通过知识产权、关键设备和技术,依托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来实现。我们要提升价值链位置,不仅需要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拓展,更需要发挥既有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促进产业协同,助力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总的来看,根据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重新评估我国产业安全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水平,是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的当务之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