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一朵牡丹花 扬名洛阳城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河南洛阳牡丹雍容华贵,被誉为“花中之王”。早在1982年,洛阳市将牡丹定为“市花”。从1983年举办首届牡丹花会至今,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40届,演绎出“城是一朵花,花是一座城”的“花城”叙佳话。

回溯历史。一朵牡丹,曾盛开在无数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里,绽放在见证幸福联姻的一纸婚约中,定格在充满时代回忆的国民床单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牡丹早已突破植物学的范畴,成为融入国人生命、传承历史文脉的“国民之花”。

品味当下。今年,在走出疫情阴霾的第一个春天,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盛装登场。“汉服热”席卷大街小巷,全城剧本杀掀起“穿越”风潮,考古盲盒、数字藏品等特色文创产品层出不穷……一群群汉服小姐姐、剧本杀玩家、大学生“特种兵”汇成了年轻人的狂欢。

抢抓风口。一朵牡丹花、一个牡丹节,一座洛阳城,将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激活新文旅、培育新产业,让文化自信、城市品牌更加熠熠闪光。

点亮沉浸式文旅

身着汉服、手摇团扇,成群结队的姑娘穿梭在千姿百态的牡丹花丛间;和王维“对诗”、与邵雍一同“赏”牡丹,在中国牡丹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让人瞬间穿越历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的牡丹文化节,是一场年轻人的狂欢,是一次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洛阳《牡丹》杂志主编王小朋坦言。

国运昌时花运昌,太平盛世喜牡丹。一朵花的命运与时代相伴,牡丹在洛阳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

洛阳是牡丹的故乡。在大自然中,野生牡丹共9种,花色、花形相对单一。那么,牡丹何以登堂入室、成为“花中之王”?“一切缘于时代的机缘,源于洛阳人对牡丹的热爱。”被称为“牡丹专家”的洛阳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刘改秀感慨。

上溯至隋唐时期,洛阳作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空前的繁荣让爱花赏花的潮流盛极一时。人们把不同品种的野生牡丹引入庭院栽培,创造了天然的杂交机会,成为牡丹五彩缤纷的肇始。

这从“花王”姚黄、“花后”魏紫的命名可见一斑。宋代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如是说:“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

王小朋介绍,20世纪上半叶,国运跌宕、内忧外患,洛阳牡丹资源濒临绝境。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访问洛阳,在问起洛阳牡丹情况时说:“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要赶快抢救。”此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洛阳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发展一日千里,洛阳牡丹也蓬勃生长,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等牡丹观赏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春潮涌动。洛阳牡丹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彼时,牡丹被确立为“市花”,并于1983年举办首届牡丹花会,“赏花之人比肩接踵,光鞋子就捡了一箩筐”。

“历经40年发展,时至今日,牡丹文化节已然跳出单纯的‘赏花经济’,以新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玩法,让‘国花牡丹’‘盛世隋唐’交相辉映,呈现给青年人一场青春的盛会。”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振刊说。

牡丹引流,以文化人。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带上“通关文牒”,换上一身汉服,或同“狄仁杰”共赴唐宫乐宴,或与“上官婉儿”放灯游园;在古墓博物馆,“古墓探秘”首开“夜宿+剧本杀”先河,玩家打开“时空回溯仪器”回看千年,与“墓主人”对话,让小年轻们感叹“这创意简直了”……

人潮涌、消费旺,满城汉服、一秒穿越。“看景”变“入景”,从“旁观”到“体验”,“牡丹+汉服+文旅”,怎一个“火”字了得!

激活多元化产业

以花为媒,热起来的不只是汉服。

当下在洛阳,牡丹“入馔”“入饮”“入妆”,开发出琳琅满目的牡丹食品、饮品、化妆品;牡丹“下乡”,在黄河之滨、丘陵旱塬,扮靓了河洛乡村,搞活了乡村经济;牡丹“触网”,牡丹盆花、鲜切花顺着一根长长的网线走向千家万户。

“牡丹浑身是宝,根、干、枝、叶、花、籽均可实现资源化利用。”洛阳市林业局局长罗宏伟说。如今,凤丹牡丹、紫斑牡丹和牡丹籽油相继被国家列入新资源食品名录,由洛阳重点参与的牡丹籽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牡丹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走进国家牡丹园牡丹产品展示馆,“一朵牡丹”全花茶在杯中“盛开”,茶香沁人心脾,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和味觉享受;牡丹花瓣经特殊工艺处理,与馅料巧妙融合,来一口牡丹鲜花饼唇齿留香;黄亮通透的牡丹籽油,则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很高;而牡丹精油与美妆融合打造的牡丹特色化妆品,同样备受顾客欢迎。

当牡丹系列产品纷纷装进游客汽车的后备箱,以观赏为主的牡丹盆花、鲜切花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幸福生活的点缀。

“月销6000单,销售额70多万元。”在洛阳市老城区土桥社区,年轻人冀亚男已然是花农们羡慕的“网红”。她从父亲手中接过大棚基地,仅用两年时间,就创造了令村里长辈们刮目相看的业绩。

土桥社区是一个被牡丹带富的社区。几十年来,乡亲们种牡丹、卖牡丹,依靠摸索和科技实现了“花开遂人愿”。今天,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牡丹“触网”颠覆了传统销售模式,迅速实现销量倍增,越来越多的花农已经开始向周边县区扩展基地。

无独有偶。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地处丘陵旱塬,十年九旱。如今,这里已是洛阳最大的高山牡丹种植基地,规模超过2000亩。

“别看牡丹婀娜多姿,它还是名副其实的铁秆作物,既抗旱又耐冻。”洛阳强佑牡丹基地负责人赵柄旭说。企业瞄准鲜切花、牡丹籽油、牡丹花茶三大方向,配套建成了现代化加工生产线和鲜切花气调库,仅牡丹芍药鲜切花产量就达300万枝。

“牡丹芍药盛放,更点亮了乡村经济。”赵村镇副镇长韦金锋说。随着高山牡丹芍药基地“出圈”,土桥社区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乡村运营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山地越野、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带动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洛阳牡丹也加速走出国门。如今,以国家级出口牡丹芍药种苗花卉质量安全示范区为龙头,神州牡丹园艺等企业的牡丹种苗、鲜切花已实现常态化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洛阳牡丹甲天下,源于文化的传承,更要推动产业的兴旺。”罗宏伟表示。目前,洛阳牡丹种植面积7.7万亩,牡丹相关企业240多家,牡丹盆花产量75万盆,牡丹鲜切花年销售1400多万枝。未来,洛阳将持续聚焦打好“国花牡丹”牌,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真正让牡丹产业香飘万里。

承载新时代梦想

从素面朝天的单一种群到姹紫嫣红的千百个品种,从“花开花落二十日”到“牡丹花开遂人愿”,从满城尽是牡丹花到走向世界大舞台。一切惊艳,都来自于对梦想的坚守。

一朵牡丹承载科技之梦。种质资源是战略资源。“每一个新品种的育成,都是‘十年磨一剑’。”洛阳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二强说。文化成就了牡丹内在美,科技塑造了外在美、产业美。比如,在观赏上,追求色泽更加纯正艳丽的牡丹;在产业上,追求花茎更加纤长的切花牡丹、含油量更高的油用牡丹。

在国家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库,“羽衣贵妃”是王二强的得意之作,其花姿艳丽,堪比牡丹四大名品之一的“赵粉”。“赵粉是牡丹传统名品,花形丰满、花色粉嫩,美中不足的是,其花头大且下垂,往往叶里藏花,影响观赏效果。”王二强说。为让“赵粉”抬起头来,王二强团队用10年时间开展杂交育种,成功选育性状更佳的“羽衣贵妃”,一鸣惊人。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在洛阳,有一群像王二强这样的牡丹育种人,一双布鞋、一顶草帽,几十年如一日,最终换来的是满园繁花似锦。如今,洛阳牡丹已经拥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394个品种。

一朵牡丹照亮文化之梦。“花开花落二十日”,错过牡丹花期是众多游人心中的遗憾。退役军人李学武经过无数次摸索,创作出陶瓷技艺与牡丹文化完美融合的牡丹瓷,让一朵朵牡丹“盛开”在瓷盘上,栩栩如生,屡屡被作为“国礼”登上大国外交舞台,也成就了李学武工艺美术大师的梦想。

“色有浓有淡,墨有湿有枯,形有疏有密,每一笔看似随意,却都蕴含章法……”来到黄河之滨孟津区平乐镇,农民出身的郭泰森是享誉中原文艺界的牡丹画师。不只是郭泰森,在当地,数以千计的农民放下锄头、拿起画笔,每年创作超40余幅农民牡丹画,远销海内外,成就了“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美誉。

两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作为著名古都,每年四月花开,世界古都论坛亦会如约而至,在牡丹花城讲述“古老的文明、崭新的故事”。

一朵牡丹承载城市之梦。游在洛阳,看花赏花,各大公园自不必说,城市道路、街头游园、古迹名胜,随处可见牡丹芳容。不止于此,牡丹开在红绿灯上,“红牡丹停、绿牡丹行”成为亮丽的风景线;牡丹开在城市建筑、城市家具上,堪称“满城尽是牡丹花”。一处处精雕细琢,一次次别出心裁,牡丹已经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品牌标志。

以花为媒,广交朋友。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从APEC北京峰会到G20杭州峰会,从北大燕园到上海人民公园,从祖国宝岛台湾到国际友好城市,如今,洛阳牡丹正以包容开放的气度走向更大的舞台。

一朵牡丹,传承着厚重的历史,孕育着多元的产业,承载着复兴的梦想,也必将引领这座古老而崭新的城市走向新的辉煌。

2023-06-25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6325.html 1 <p> 一朵牡丹花 扬名洛阳城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