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科技发力沙海变林海

本报记者 余 健

6月的西补隆林场草木青翠,绿意盎然。年过六旬的林场护林员孟克毕力格正忙着修补封山育林区破损的围栏,防止牲畜进入林区啃食植被。

“我们林场是‘三北’工程在巴彦淖尔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场场长杜永军介绍,今年林场新实施1000亩酸枣树和1000亩梭梭栽植,计划实施梭梭接种苁蓉3000亩,探索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互促的道路。

同样满目绿意的景象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努古斯台项目区也随处可见。仲夏时节,这里一片郁郁葱葱的樟子松林海。“科尔沁左翼后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上世纪90年代荒漠化严重,大风肆虐、干旱缺水、流沙漫天,森林覆盖率仅为7%。”朝克吐是科尔沁左翼后旗林业工作站林业高级工程师,他告诉记者,在这里栽树难,栽活树更难。他们在科学选取造林树种的前提下,创新传统沙地造林模式,采取机械整地、苗木泡水、深栽浅埋等技术措施,达到了防止风沙抽打、减少蒸发量、缩短缓苗期、节约水资源、降低造林成本、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效果。如今,这种造林技术依然应用在科尔沁沙地的治理过程中。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林业工作站站长郑东红回忆起当年沙尘暴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沙化最严重的时候刮起的风能遮云蔽日,大风一起,中午就跟黑夜似的,小孩子都被吓哭了。”

正蓝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沙化土地面积大,生态状况十分脆弱。这些年,锡林郭勒盟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生态工程,加大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力度。“我们坚持自然恢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采取飞播造林、移民搬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方式,遵循植被生长规律,有效遏制了沙地的扩展蔓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地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整体控制,生态防护体系初步形成。”郑东红说。

内蒙古曾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如今,一代代治沙人通过科学治理让荒漠披上了绿装,内蒙古成为全国治沙成效最显著的省份之一。

“我们全面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进程。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集成推广抗旱造林治沙技术、以路治沙综合治理、流动沙地沙障治理等防沙治沙措施。通过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群众共享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成果。”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近10年来内蒙古累计完成营造林1.27亿亩、种草2.89亿亩、防沙治沙1.25亿亩,全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均持续提高,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

2023-06-19 本报记者 余 健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6057.html 1 <p> 科技发力沙海变林海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