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全覆盖须多管齐下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青岛举行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表示,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垃圾分类工作看似民生小事,实为“国之大者”,是衡量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尽管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82.5%,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比较淡薄、分类不准确、垃圾处理设施存在短板等。惟有多管齐下才能破解这些难点堵点问题,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一是强化宣传动员。各地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上可谓创新不断:青岛设置了垃圾分类宣教中心54座,将垃圾分类纳入课本课程,使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深圳市组建了宣传、督导、志愿者等多支队伍,持续开展入户宣传,覆盖全市超600万户居民。力度到位的宣传,是人们形成良好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关键。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引导人们从生活细节入手,把垃圾分类变成生活方式。

二是完善法律法规。为促进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目前山东省有8个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16个市全部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走上规范化、标准化轨道。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能够有效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垃圾分类成为时尚是至关重要的。各地应强化立法和执法,明确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惩罚力度。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奖励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形成垃圾分类的正面激励机制。

三是推动科技赋能。科技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的重要力量,目前各地都有很好的实践。青岛开始尝试垃圾分类智能机器人进行督导;苏州通过搭建一体化的数据库、打造智能化的分析舱、形成多视角的考评图,构建了全要素智慧管理网络。政府和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垃圾分类领域的高效运行,提高分类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优化市容环境。此外,通过科技手段,还可以分析垃圾的成分和来源,深入研究垃圾问题,为垃圾分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四是补齐设施短板。垃圾分类需要一个完善的分类系统,这需要城市相关部门投入不小的财力物力。目前,有些地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因此,必须加快补齐设施短板,为垃圾分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政府部门可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着力提高投入效益和管理水平,形成强大的垃圾分类运行体系。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的普及和推广,形成推动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合力,让人们从内心深处养成环保习惯,真正使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2023-06-11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5540.html 1 <p> 垃圾分类全覆盖须多管齐下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