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系统观念

郑世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这为我们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在大国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格局下,我们越发认识到,科学和教育发展才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强大的科学发明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源泉,一流的教育水平有助于培育出杰出的科学家、一流的企业家、优秀的研发人才和工程师,进而推动经济创新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仅有助于造就世界级科学技术人才,也有助于增强我国对世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要着力把我国建设成世界级的科学和企业人才中心,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实力,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提供人才保障。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创新发展能力,但人才强、科技强并不意味着产业强、经济强,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助于推进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一个系统联动工程,必须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原始创新是最具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创新,也是所有创新成果的支撑和基础;集成创新和开放创新是关键,能够快速推动创新资源的集成融合,并提高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三种创新模式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目前,我国不仅“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较少,而且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与经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各创新主体协同能力不足,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鸿沟较大。破解这一问题,既要突出高校和科研机构科学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加大原始创新力度,也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高集成创新水平,还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国际范围内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科技合作战略,与世界主要创新国家开展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并构建多边科技合作机制,形成一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开放创新相互促进、相互衔接的创新链条。

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环环相扣,必须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和支撑,只有筑起牢固的人才链,才能实现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效贯通,从而赋能于产业;而一旦产业链打造成功,也将反过来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变得更加坚固更有韧性。只有实现三链一体部署、深度融合,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进而为创新链赋能。各地要立足本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特色产业创新人才集聚的总体规划,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兼顾科技创新发展需要,面向重点高科技产业引进、培养和用好人才,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从而推动人才与区域产业发展一体谋划。另一方面,要依托人才链衔接创新链,从而推动产业链发展。要充分发挥高校对人才的承载作用,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基础学科建设,同时搭建一流的产学研联动平台,引导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献智献力。要完善人才考核评价系统,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研究潜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专利创新产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发力,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2023-03-02 郑世林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9843.html 1 <p>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系统观念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