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培育领军企业优化产业布局——
新产业积蓄新动能
“这是我们公司研制的高铁闸片,即将上车试用,这将为解决我国高铁整车制造的一个‘卡脖子’问题提供我们的方案。”2月21日,在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飞龙摩擦材料公司样品展示区,公司总经理范良辉拿起几片金黄色的闸片说:“自2020以来,公司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改,产能提高了30%以上。目前,公司正利用自身在行业中的研发能力、高铁闸片配方和生产技术优势,全力推进高铁闸片研发生产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建成后可达到年产高铁粉末冶金刹车片100万片的规模,总产值预计可达30亿元。”
在湖北隆胜四海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隆胜四海与武汉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主攻有机硅系列产品的研发。“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去年开始,硅树脂产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目前已占全国近八成的市场份额。”隆胜四海总经理杨帆介绍,2016年公司研发的耐火云母带用有机硅胶粘剂新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即成为国内市场主导,彻底扭转了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今年公司将追加8亿元投资扩大产能。
三三电气、米朗科技、隆胜四海、飞龙摩擦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枣阳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标杆。近年来,枣阳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枣阳市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行动,让全市92家企业与100多所高校深度合作,引进高技能人才13000多人,60多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枣阳经开区汽车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等,枣阳做优存量,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让“老树发新芽”。
纺织服装是枣阳四大百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因“劳动密集”市场竞争激烈。近几年来,行业发展遇到瓶颈,而枣阳纺织企业则“抱团取暖”成功突围。走进枣阳市纯瑞纺织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只闻机器声,未见员工影”。“市场倒逼企业投入5000万元引进德国进口自动化生产线,只需18名工人,年产值就能达到6000万元。”纯瑞纺织董事长张启国介绍,2022年,在多重困难叠加影响下,纯瑞纺织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拥抱数字化转型,全力满足市场需求,“夕阳产业”也会变成“朝阳产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按照项目生产性设备投资的10%进行奖励,2022年,枣阳共实施技改项目91个,完成技改投资近90亿元,50余家企业通过技改实现“老树发新芽”。
通过创新驱动,枣阳加快布局新兴产业,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创新推出“一个产业链、一位市领导牵头、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工作专班、一张招商图谱、一套支持政策”的“六个一”工作模式,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新飞跃。
目前,枣阳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达到百亿元级别。全市规上企业达到278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0家。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说,枣阳正着力推动“7+6+3”产业向配套化、集群化、链条化、生态化发展,引导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构建“124”现代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性现代产业中心,在全国百强县中持续进位。
2月8日,枣阳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三集中”活动,3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20.35亿元。2月9日,枣阳市“四大家”领导带领11路招商大军直奔“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投资110亿元的华能抽水蓄能一体化能源项目、投资109亿元的华润大力风电钒液流电池产业园项目等一批百亿元级项目相继落户枣阳,新产业正积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