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鸣”措施还需精细化

杨阳腾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在深圳全市范围实施机动车禁鸣喇叭措施的通告。自2023年1月22日至2024年1月21日,每天0时至24时,在深圳全市范围所有道路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通告一经发布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网友举双手赞成,并表示乱按喇叭是不文明的行为,礼遇行人就是尊重自己。也有网友认为,按喇叭的根本原因是有人慢行或者占道,禁止按喇叭是治标不治本,希望规定执行更加人性化……

实际上,深圳此次并非一刀切式的禁鸣喇叭。通告中明确指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有紧急情况时鸣喇叭示意的情形除外。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以及经部队车辆管理部门核准安装警报器并悬挂部队号牌的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遇有交通受阻时可以使用符合规定的喇叭和警报器。

在过去,机动车“喇叭”是一种安全配置,通过鸣笛避免了不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如今,城市道路规划及交通信号系统日趋完善,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系统快速发展,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大大提升,鸣笛对行车安全的警示作用不似过往。“按喇叭”成为一些司机的情绪发泄口,由此产生的噪声污染不仅会造成路人受惊,扰乱周边居民正常生活,还会进一步影响司机情绪,甚至激发“路怒症”,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因而,“禁鸣”不是目的,其根本意义在于规范驾驶行为,控制交通噪声污染,推动交通文明进步。文明交通,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平安与幸福。践行文明交通,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事实上,深圳在全市范围实施机动车禁鸣喇叭措施已持续多年;为保障措施有效执行,深圳依托交警铁骑加强道路巡查、市民多种渠道举报乱鸣喇叭违法行为、在重点路段安装“声呐抓拍”科技设备等手段,持续整治“乱鸣喇叭”现象,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还需注意的是,“乱鸣喇叭”的背后,实则体现出城市交通治理的痛点所在。近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普遍现象。因此,“禁鸣”也绝非一禁了之,还需要一系列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的交通管理措施与之相配套。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引导全社会形成交通文明共识,促进城市文明进步。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不仅能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还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工作居住体验,成为城市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02-25 杨阳腾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9520.html 1 <p> “禁鸣”措施还需精细化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