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保险业“减震器”作用

李长安

银保监会的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前11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7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4.8万亿元,较2022年初增长6.8%;全年保险业赔付达1.5万亿元,服务经济社会质效提升。这表明随着中国保险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保险作为经济发展的“减震器”“稳定器”和社会民生的“安全伞”作用愈加凸显。

保障民生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稳就业就要稳住市场主体。而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场所,保险业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了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保障和促进作用。2022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赔付金额较年初增长11.26%。保险业稳企纾困等一系列政策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为稳住就业基本盘作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将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作为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具有养老功能的商业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5万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商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以及养老理财等业务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在丰富养老保险产品供给的同时,养老保险市场主体也在扩容,未来或将有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养老保险市场。

在看到保险业发展为民生事业托底保障功能不断增强的同时,也需正视其中的不足和短板。与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相比,我国保险业既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总量上来看,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与世界相比差距较大,保险业占金融业比重、人均保费等关键指标处于较低水平;从结构上来看,区域、产品等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此外,保险行业行为不规范、失信现象普遍,也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服务和保障民生。一方面,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高诚信水平,在不断扩大保险覆盖率的同时,注重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持续推动保险业结构优化,采取多种方式补齐发展短板,平衡好普惠性、盈利性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保险业作为民生“安全伞”的积极功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02-09 李长安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8513.html 1 <p> 发挥好保险业“减震器”作用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