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科研
前不久,兰州大学地貌演化与新生代环境研究团队发表研究结果指出,现代黄河水系在125万年前开始形成,基本摸清了现代黄河水系的形成时代。此前,兰州大学就已围绕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发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沿黄地区历史与考古等方面开展了多学科研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和智力支撑。
与一般的生态学研究不同,近年来,兰州大学先后成立祁连山研究院、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协作创新平台,整合地理学、生态学、大气科学、草学等多个学科优势资源,开展“大生态”系统研究。这种模式具有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点,科研方向更加聚焦、问题导向更加明确、服务地方发展和国家战略的理念也更加突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蕴含着深刻规律和实践价值。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求我们树立系统思维,不仅要对生态环境的形成、变迁、保护、治理等全流程有深度认知和总结,还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和影响,以此来做出科学评价,并以此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就生态环境本身而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治理的复杂性,不是哪一个单门独类的学科能完全覆盖的,也不是哪一个机构、部门能“一肩挑”独立完成的。大生态保护的格局,需要系统的研究作为智力支撑,搞清楚来龙去脉,做到有的放矢。因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多学科协同联动,离不开生态科研助力。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来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首先要揭示自然发展的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科研处在最前端位置,也符合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源头的规律。特别是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一些新问题逐渐凸显,迫切需要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兰州大学生态科研的实践表明,科研论文不仅要写在大地上,还要让科研成果的种子扎根于大地、服务于大地、成长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