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焕发勃勃生机;“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景象重现四川成都;一望无际的库布齐沙漠披上了绿色新衣……祖国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生态的改善和优化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绿色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简约低碳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已用多年实践证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两者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只有加强生态保护,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十年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钢铁产能3亿吨、水泥产能4亿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动人底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老百姓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受益者。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21年,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90%。十年来,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让美丽中国呈现系统之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建成了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国际责任,彰显了大国担当。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百姓对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空气是否清新、水质是否干净、街道是否整洁,对各种不生态不环保的现象容忍度更低。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奋力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