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提升产业竞争力 跑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十四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的“四为”发展理念,奋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闯出一条不同寻常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
“十四五”期间,广西全力构建“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即做强粮油、糖蔗、蔬菜、水果、蚕桑、茶叶、中药材、畜牧业、渔业、生态林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做优现代种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等三大农业支撑产业;做精N个“优中优”“特中特”“小而精”的亮点特色产业,全面实现乡村产业的提档升级。
广西乡村产业亮点纷呈
2022年上半年,广西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115.4亿元,同比增长6%。全区夏粮总产量27.6万吨,同比增长3.7%。蔬菜(含食菌)产量2089.41万吨,同比增长7.2%;园林水果产量969.85万吨,增长16.1%。猪牛羊禽肉产量240.67万吨,增长3.6%;禽蛋产量13.61万吨,增长17.5%;牛奶产量6.65万吨,增长7.9%。生猪出栏1865.05万头,同比增长9.8%。
(一)水果产业稳居全国前列。2013年以来,全区在实行优果工程、实现产量突破千万吨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特色果业提升工程,促进了水果产量的进一步快速提高。从2014年开始,全区水果以每年超过百万吨的速度增长。7年累计增加产量1637万吨,平均每年增长234万吨。2021年,广西果园面积2084万亩,园林水果产量2798万吨,分别是2011年1455万亩、908万吨的1.43倍、3.08倍。2018年,园林水果产量跃居全国前列。2019年,突破2000万吨,至今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列。其中柑橘、芒果、火龙果、百香果、柿子等产量排名全国领先,香蕉、荔枝、龙眼产量排名全国前列。广西的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等6个产业综合产值均已突破千亿元。
(二)广西水牛奶产能进一步提升。广西是全国拥有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意大利水牛3种河流型水牛品种的省区,全区良种水牛存栏1000多头,是全国优良水牛种源供应基地。广西水牛存栏225万头,居全国前列,其中,奶水牛存栏达4.55万头,主要分布于南宁、钦州、北海、玉林4个主产区,能繁母牛2.76万头,水牛奶产量2.48万吨,商品水牛奶产量占全国50%。目前,广西水牛研究所正谋划打造“一中心两基地”。
同时,广西的特色产业阵营不断壮大。贵港富硒农产品、马山蓝莓、三江稻鱼、大化七百弄鸡等一批新兴产业,渐成广西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劲引擎。
广西打造乡村产业“硬核”举措
(一)提升组织战斗力,把稳前进“方向盘”。广西成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产业发展专责小组(含20个自治区成员单位),集聚全区资源要素,全方位打造乡村产业。同时,广西相继出台《广西农业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广西支持水牛奶业发展若干措施》《广西六堡茶及特色优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批专项文件,从“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品质、创品牌、拓市场”等方面,为广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二)专项资金筹措机制,确保扩增投资规模。广西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广西筹措农业生产发展资金79.93亿元,重点用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等。筹措自治区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亿元,用于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攻坚三年行动的项目实施。同时,广西专门出台“桂惠贷”政策,每年在全区投放约200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三)构建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园区优质发展。广西大力构建产业发展各类平台,部分园区数量或规模领跑全国。截至目前,在国家园区方面,广西已创建1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6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4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2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国家田园综合体。
同时,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全区累计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区502个、县级示范区873个、乡级示范园3404个、村级示范点15015个。
(四)以品质塑造品牌,提升产业影响力。广西实施“广西好嘢”品牌战略,定位于打造中国高品质农产品品牌新标杆。目前,广西已评选“广西好嘢”农业品牌共4批411个,其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6个、农产品企业品牌129个、农产品品牌206个。“广西好嘢”入选全国70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百强榜前十强,品牌总价值超3200亿元。在2021年度全国市场竞争力新锐品牌中,广西农业品牌数量位居前列。
(五)夯实发展根基,实现脱贫地区产业持续壮大。广西相继出台《广西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完善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布局,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2016—2020年脱贫户继续实行产业以奖代补政策。并进一步扩大奖补产业目录范围,优化奖补流程等,激发脱贫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内生动力,尽可能提高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生产经营性收入。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广告